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绘就诗画浙江和美乡村新画卷!浙江“十四五”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省

字体:
—2025—
11/26
17:17:36
2025-11-26 17:17:36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汪雨晨

  浙江在线11月26日讯(记者 汪雨晨)11月26日,浙江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浙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记者 汪雨晨 摄

  五年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力打造全国唯一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乡村振兴首次国家考核荣获优秀等次、位列东部省份第1名,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变革重塑、整体跃升的良好态势。

  五年来,浙江持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优政策,粮食生产有望实现“十连增”。推进“土特产富”全链发展,到2024年底,建成超10亿元农业全产业链126条,总产值达3216亿元,带动470万人就业。创新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创建全国唯一的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智慧农业引领区,发布全国首个农业农村低空经济行动方案,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9.15%,高出全国5.8个百分点。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1.8%,位居丘陵山区省份前列。建成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113个、区域性中心239个,“五公里农事服务圈”全省域覆盖;全面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首创“肥药两制”改革,化肥农药用量实现“十一连降”,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评估列全国第一。

  五年来,浙江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不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全力打造诗画浙江和美乡村。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实施片区组团226个,辐射带动1447个周边村协同发展。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6个,全国第一。打好强村富民集成改革组合拳,全省农村集体资产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约占全国10%;村集体经济总收入845亿元,列全国各省区第3;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村基本全覆盖,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大关(42786元),连续40年居全国省区第一,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30元,首次超过全国农民收入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缩小至1.83,连续12年保持缩小态势。

  五年来,浙江坚持把缩小“三大差距”作为主攻方向,把山区海岛县作为缩小“三大差距”的主战场,城乡均衡、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深入实施山区海岛县结对帮扶行动,迭代“1+3”帮扶机制,量身定制“一县一策”,6个县调出山区海岛县行列,山区海岛县实现GDP县县破百亿元。启动“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建设,遴选确定省级发展轴87条,推出支持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政策集成16条。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辐射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超90%,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超98%,农网供电可靠率达99.99%,5G网络、光纤资源实现重点行政村全覆盖。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率先实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乡同标、市域统筹,教育、卫生、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超98%,农村“30分钟公共服务圈”“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

  五年来,浙江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进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持续迸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开展“农业标准地”改革,建成农业标准地147万亩;加快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稳妥开展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积极推进农村闲置住宅盘活利用,2022年至今盘活闲置农房25.44万宗,盘活综合价值149.39亿元。深化青年入乡集成改革,基本实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零门槛”,累计培育农创客超10万名、现代“新农人”58.4万人。

  展望“十五五”,浙江将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核心任务,围绕“富民”持续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推动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取得跨越式成效,为率先呈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动图景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三农”支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乡村振兴责任编辑:翁宇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五年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力打造全国唯一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乡村振兴首次国家考核荣获优秀等次、位列东部省份第1名,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变革重塑、整体跃升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