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你看懂了吗?钱报特派记者在现场听到了“提示音”
这个开幕式是讲我们巴西人自己的故事
2016年08月07日 03:31:01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特派记者 楼栋

QQ截图20160807032957.jpg

  浙江在线8月7日讯(钱江晚报特派记者 楼栋 发自里约)没开始前,里约奥运会开幕式是一个谜一般的存在。它缺钱,缺高科技,缺世界范儿的大明星,巴西人请了一个意大利导演,到底能办出怎样的一场秀?

  各式各样的几何图案、独特的贫民窟文化、风情的音乐舞蹈......六十亿人看一遍就有六十亿个说法。钱报记者在马拉卡纳体育场开幕式现场,未必比电视观众看得更清楚,却能多听到一种具有绝对说服力的声音。

  那声音来自媒体看台右侧与舞台背景之间的一小块看台上,那里是现场黄绿相间巴西球衣最密集的一个看台,来自那里的声音,成为指引本报记者看开幕式文艺表演的提示音。

  一个看台的声音

  成为记者看开幕式的提示音

  奥运会开幕式现场有多少观众?在记者看来,并非马拉卡纳能坐下8.2万人,就有8.2万名观众。

  下午进场时,场外有很多举着各品牌导游牌的领队组队进场。某种程度上说,开幕式门票是一笔人情,或者是生意,大量赠品归了国际奥委会的主力赞助商和关系户,那些持票者并不能完全代表真正热爱体育的人。

  这一次,在媒体看台右侧与舞台背景之间的那一小块看台上,记者从一开始就认准了真正的观众。这可能是全场最烂的座位区域之一,视线被舞台遮挡了一部分,相应的也应该是票价最便宜,但却是黄绿相间巴西球衣最密集的一个方阵。

  从一开始毫无内容的暖场期发起玩人浪的就是他们,到哪儿玩不下去了,那里还会发出巨大的嘘声。阿根廷代表团进场时看台上的嘘声,也是从那里发起的。

  来自这个看台的声音,成了指引本报记者看开幕式文艺表演的提示音。

  当第一部分历史题材的灯光秀开始,巴西的先民驾驶渔船入海与白浪搏命,那里响起了整齐的掌声。

  当吉赛尔·邦臣踏着伊玛内伊的浪花出场,那里的和声就伴着她唱的《伊玛内伊姑娘》,从体育场的一头走到另一头。

  当场面完全失控,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迪厅”,那里的歌声已经不是和声,近距离听简直要压倒原唱,他们是迪厅里最嗨的玩家。

  而当第二部分突然脱离前述主题,变成了一场环保行动路演,主持人口述的故事讲了个大概,又是那里第一次响起了鼓励的掌声。

  意大利大导演

  讲了个巴西人自己的故事

  如果导演的所有构思都是为真正的观众而设,他做到了。

  很难说把开幕式“作为振兴巴西的一剂良药”这个目的能否达到,很难说没有涉猎过巴西历史文化的外国人能否瞬间理解大海对巴西人的意义,甚至场景和主题的快速转换有点令人分裂,至少外人能在骑三轮车的代表团引领员身上体会到巴西人诙谐随意的草根气息,甚至会脑补上来马拉卡纳的路上沿途看到的涂鸦围墙和踢球少年。

  至于开幕式文艺表演完整讲述的故事和要表达的意义,来自那个看台的声音说明,最本土的巴西人全都看懂、全都接受了。

  导演了《上帝之城》这部“最巴西”电影的巴里奇,成名之作是给全世界讲了一个巴西的故事,这一次,他面对全世界,却转身给巴西人说了一个巴西自己的故事。

  这其中的感动,巴西人应该比谁都懂。

标签: 巴西;里约;奥运会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