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3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张苗 通讯员 孙美燕 宋德宝 王蕊 方序) 春节假期,记者的手机里,医护人员们的朋友圈作息正是“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的写照——
年初一:鸡年第一天,主角是一群“猴宝宝”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这一天的主角却是一群“猴宝宝”,因为大年初一这一天,新生儿科新生儿区推出了一项温暖人心的服务,举办了首届“宝宝全家福”活动。
在医院出生的宝宝们总有一些因为感染、黄疸等等原因不得不暂时离开爸爸妈妈,需要继续在医院里恢复到最好的状态。
刚刚出生没几天的孩子,在大年初一这个全家团聚的日子没法和爸爸妈妈待在一起,是多让人遗憾的事情啊,“宝宝全家福”就是请来了这些孩子们的家人们,在他们暖暖拥抱、浓情凝视、温柔抚摸的瞬间为他们定格记录下这样暖心的瞬间。
年初三:连轴转了12个半小时的小护士,趴在更衣室的椅子上就睡着了
22岁的曾燕是解放军117医院ICU的护士。年初三这天,是曾燕在ICU值班的日子。她和另外两位护士看护ICU里18个老病人,“每个病人每两个小时要翻一次身,有5个病人要过一段时间吸一次痰,其中3个痰比较多,吸痰间隔比较短。”另外,她还要见缝插针为他们测体温、测血糖……就这样连轴转到下午4点交班的时候,可是科室又接进来几位新病人,人手不够,她又继续忙到了晚上8点半。
除了午饭时花了15分钟匆匆扒饭的时间之外,曾燕就在这12个半小时里忙到没有时间坐一坐。下了班,她到更衣室换衣服,“本来想趴在椅子上看会儿手机的。”曾燕说,可连朋友圈都还没打开,自己就已经睡着了。半个小时后,她是被路过上厕所的同事给笑醒的,护士长则趁机对着她的睡姿拍了照,发到了朋友圈。
年初四:浙大一院完成3台器官移植
这是一个连医生都忙到来不及发朋友圈的朋友圈。
年初四下午,浙大一院接连完成一台肝脏移植、两台肾脏移植手术,持续6个小时的手术,为三位器官衰竭苦等生命奇迹的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主刀的是院长王伟林,“翻了下那天参与手术的医生护士的朋友圈,他们都没有发内容。”浙大一院宣传中心工作人员调侃道,“浙一的医生是有多懒。”
医生们忙到没空发朋友圈的背后,是“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的影子,浙大一院肝脏移植总数已经突破2100例。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浙大一院在中国医科院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名全国第五位,九大学科进入全国前20名。医院综合实力已跻身全国医疗机构第一梯队。
年初五:“见字如面”节后科会,封封书信催泪
大年初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滨江院区综合ICU科室举行了春节后的第一次科会。
在这个往常是谈业务、讨论技术的会议上,来了科室的医生、医生的父母、病人、病人家属,好多人的眼睛都红红的,含着眼泪。以“见字如面,不忘初衷,大爱与人”为主题,用几封家属与患者、患者与医生、医生与父母的书信,走进大家的内心——
爸爸给难得见上一面的当医生的女儿写信,他不无酸楚地说,有了淘宝和微信,“我们变得很像网友。”
年轻的医生描述一位手臂无力的老爷爷,他想吃饭了,无法写出“吃饭”这两个复杂的汉字,如何在空中一点一划勾勒出rice(米饭)这四个字母。
重病患者的父亲回忆了他和医生的交谈,怎样从中感受到了医生对生命的在乎,也感受到了医生的抱歉。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