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吴冠中笔下的旧时江南复活 富阳东梓关村最美回迁房火了
2017年02月09日 06:31:13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印梦怡 徐叔竞

  富阳东梓关村回迁房全貌

  浙江在线2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印梦怡 徐叔竞)吴冠中笔下的旧时江南,白屋连绵成片,黛瓦参差错落,曾经是寻常巷陌,多年后却是很多人记忆中回不去的故乡。

  然而春节前,随着gad建筑设计总监孟凡浩在微博上晒出一组富阳东梓关农村回迁房的建筑组图后,顿时炸响一片惊叹,人们赫然发现,吴冠中笔下的水墨江南,竟真的走进了现实。

  春节假期一结束,记者便前往东梓关村,一探这幅水墨“画卷”。

  富阳“最美乡村回迁房”火了

  春节期间变成了旅游景点

  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曾出现在作家郁达夫的笔下:“这是一个恬静、悠闲、安然、自足的江边小镇……”

  从杭州市中心驱车不到一小时,这个细雨中的小乡村就出现在眼前,隔着或墨绿或淡绿的农田,远远的一片白色建筑如画卷立在其间。

  已成“网红”的回迁房,就在村子的南面,穿行其间,三层的白色建筑错落布局,三三两两形成12个组团,共46幢。

  去年6月,一期46户村民在村委的牵头下完成了抽签选房,随后在去年8月完工交付。如今,记者看到有三户村民已入住新居,另外大多还在不紧不慢地装修中。

  “心急”的村民如A-61号房的方炳鑫、梁罗英一家,去年9月后便着手装修了。从设计到施工只花了四个月,就是为了赶在春节前住进去。记者远远便注意到方家,两盏大红灯笼高高垂在门口,一串串彩旗挂满了整面围墙,年味十足。

  走进院子,赫然是一片小花园,落地玻璃门敞开着,中式风格的堂屋让人眼前一亮。堂屋和后院中间有天井,卫生间设计了砖格花窗,十分亮堂。二楼走廊上的墙用落地玻璃窗和外层木质格栅代替,既保证了采光也注意到了私密性与美感。大露台上可以晒衣物与干货,三楼还设置了储物间。

  方大伯说:“亏这房子大,342m2,这个春节我们一家12口人一起在这儿过的,我们老两口,加上三个子女的家庭,三代同堂,家里五个房间全住满了。”

  对于能住上“网红”新居,小儿子方浩感慨:“就算我们自己盖,无论如何也造不出这么漂亮的房子。”

  为了与中式的建筑相匹配,方家专门请了设计公司,花了将近80万元,装修成中式风格。“为了能跟整体的民居风格协调,还特意跑了不少村子收集老家具。”方浩笑着说,“一开始二老并不认同,更喜欢光鲜靓丽的风格,不过后来也都满意了。”

  “春节期间,天天有十几拨人过来看房,外地人也很多,还有北京来杭州玩的游客,听说了我们村,专程过来参观的。”方家大哥得意道。

  记者也在村里看到,路边的车不少,除了浙A牌照,不乏来自上海、江苏、宁波等地。

  曾经村民舍弃老宅去他处谋生

  如今搬回了美丽的故乡居住

  事实上,刚刚庆祝完70岁大寿的方炳鑫、梁罗英老两口,以前没想过有一天还会回到故乡东梓关村来住。早在2006年,他们便举家搬去了富阳镇上的新房,空留老宅在那里,任其破败。

  “这是东梓关村的一个缩影。”70后的方浩回忆,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公路还没有造,东梓关村作为水路交通要塞,曾经很是繁华,从富阳去杭州,都要从东梓关码头走。但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水运随即没落,村子也跟着萧条了。上世纪90年代后,东梓关村的年轻人开始走出小乡村,去往富阳或更远的城市谋求生计。

  2000年以后,在外挣了钱的村民陆续回村里重建老宅。“我们家那个时候还没有经济条件重建,到了2006年那会儿想要重建了,跟村里报批却已经不允许自行改动老宅了,要等村里统一规划安置。”

  或许可以用“缘分”来形容,虽然没赶上曾经那一拨回村自建老宅的浪潮,方家却因祸得福地住上了“最美回迁房”。

  说到村里造这批回迁房的初衷,场口镇城建办主任章明成表示:“首先是太多村民向村里提出要重建老宅,但是土地指标不足,已无多余空间新建房屋。更重要的一点是,东梓关村北面临着富春江,村里有80幢明末清初的历史建筑,自然和人文条件都好,如何在发展村庄的同时延续村庄传统风貌,形成自身的特色,恰好也是镇领导一直在思考的。”

  于是,2013年后,场口镇东梓关村历史文化古村落的保护工程提上日程,与此同时,建造杭派民居示范点的安置计划也开始进行,选址村南一片农田,向39户村民征地25亩,并邀请了gad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来完成属于东梓关村的“美丽乡村”设计蓝图。

  从2014年5月正式动工,到2016年8月,东梓关村核心长塘周边39幢古建筑整治改造以及46幢杭派民居回迁房相继完工。2017年1月,随着总设计师孟凡浩的微博组图一经公开,惊艳了世人。

  东梓关村书记许时新表示:“住上回迁房的46户村民来自四类安置,分别是三江两岸和村核心区整治拆迁的、土地征用符合条件的,以及村里的无房户及住宿条件困难户。这还是一期,二期工程也将启动。”

  每平方米只要1376元

  成为美丽乡村的一张名片

  村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村民只需花1376元/m2的建造成本价,便能入住新家。具体户型面积在290m2到340m2不等,每幢的总价均在40万元上下。

  项目总设计师孟凡浩曾在微博上写道:“从设计到竣工,历时两年,曲折艰辛,失控中的坚持……”记者联系到孟凡浩,对于东梓关村项目,他充满感慨。

  “说起在失控中坚持,作为乡村农居设计建造,政府邀请我们设计,但施工企业则是由政府公开招标后,最低价中标的单位。我们要面对的是一群对建筑并不是太专业的村民和施工单位,过程中遇到太多问题需要多方博弈协调。”

  如何让农民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以低成本实现生活品质的改善,无疑是一大难题。本着低造价兼顾设计需求的想法,最后选用了最经济的砖混结构形式,以白涂料、灰面砖与仿木纹金属格栅等商品化成熟材料为主。

  整整两年时间,孟凡浩及团队几乎每周都前往东梓关村,最终的成果没有辜负他的一番心血。

  “其实最大的亮点是抛开了一味地仿古,而是用现代的抽象线条来展现传统民居的神韵。”这是首个杭派民居示范项目,也是孟凡浩及其团队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为农民设计的房屋,借鉴了吴冠中笔下的江南民居,温婉内敛、简约大气,远看分明已融入乡间,近看却丝毫没有拘泥于传统建筑形式。

  为了避免“中看不中用”,在考虑实用性上,孟凡浩对村民进行了细致的问卷调研,才最终确定了户型设计:每户都有3个小院,前院放置单车、农具等,侧院放置柴火、杂物,南院用作休闲绿化。房屋基本为三层结构,有4个以上的卧室,还有客厅、储藏室等。并遵循堂屋坐北朝南,院落由南边进入的习俗。

  在孟凡浩看来,“它们只是一个载体,通过它们,让社会各界注意到了这个小乡村,也让离开的村民回到村中。”

  据了解,为了攻克“乡村空心化”问题,东梓关村接下来还将规划300多亩地建甘蔗产业园,把一幢老房子改建成酒作坊;还要在富春江边上发展渔家乐和精品民宿。

  在富阳区领导看来:“新农村建设必须经过设计、复制和模仿是不够的,也必须把当代村民的生活放进去,重构乡村的美与生活。”

标签: 东梓关;富阳;回迁;村民;乡村;设计 责任编辑: 蒋敏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2092859407645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