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集团牵头的民企将控股杭绍台高铁,华夏幸福牵头的民企将控股廊涿固保城际铁路,横店集团将投资杭温高铁……忽如一夜春风来,原本被认为是“重资产、难盈利、垄断堡垒”的高铁,成了民间资本青睐的香饽饽。
为什么民企会青睐投资高铁,甚至成为高铁新线的控股方?为什么这些民企投资的高铁项目都采用了目前国内尚处于探索阶段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政府伸出橄榄枝
浙江各级政府放下身段、提高效率,并明确民企在项目中控股
初春,浙江天台县白鹤镇九龙山脚下,挖掘机正进行着杭绍台高铁的隧道施工。
在稳居世界高铁里程第一的中国,再增加一条269公里的高铁并不稀罕。然而杭绍台高铁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总投资约449亿元的这条高铁,是我国第一条动工的民资控股高铁项目、第一条采用PPP模式建造运营的高铁项目。
根据规划,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杭绍台高铁,将使台州到杭州的时间从目前的约2小时缩短为40分钟,将结束嵊州、新昌不通铁路的历史,也将完善浙江省的“一小时交通圈”。这条地方发展需求急迫的高铁,为何会成为民资控股的PPP项目?
“杭绍台高铁率先开启了国内民资控股铁路项目PPP模式的探索之路。”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杭绍台铁路筹建协调小组组长焦旭祥多次表示,这次探索在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回报机制等领域的创新若能成功,将激发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间投资平稳增长,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投资高铁,引进央企很简单,资本很充裕,投资意愿也强烈。但是,温台地区的民营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既然杭绍台是PPP示范项目,就想摸索些新路,尝试让民间资本控股。”台州市铁路办副主任李永忠说。
为了表示引进民间资本的诚意,在杭绍台高铁项目上,浙江各级政府放下身段,也提高了效率。2015年12月,杭绍台高铁被国家发改委列入首批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2016年2月浙江就召开了项目投融资座谈会,3月进行预可研评审;9月复星集团牵头民企与浙江交投集团等签订“杭绍台铁路PPP项目合作协议”,确定民资控股51%;11月项目核准;12月先行段破土动工……
在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许昆林看来,杭绍台项目实施将对更好吸引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PPP项目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明确民营企业在PPP项目中控股,能有效解决‘玻璃门’问题,确保民营企业真正能参与、能投资,也有助于在项目中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创新、管理、运营优势,还有助于激发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潜力。”
民企有望盈利
杭绍台高铁的“吸金”能力、土地“红包”和外溢效应,让民企心向往之
面对动辄百亿元的投资、漫长的投资回报期限,以及前所未有的投资模式,民企为何愿意接住政府伸来的橄榄枝呢?
——高铁项目的“吸金”能力,值得想象。
财政部数据显示,到去年12月末,全国入库PPP项目共11260个,总投资额13.5万亿元。其中,已签约落地的项目仅为1351个、投资额2.2万亿元。在这已落地的两万多亿元项目中,民资参与率不高,很大原因在于PPP项目本身的吸引力不够大。
杭绍台高铁的区位优势和周边高铁的盈利能力,让其在上万项目中脱颖而出。从世界范围看,已实现盈利的高铁项目,最大特点是处于人口稠密、商业发达且面积有限的都市圈,如日本新干线的部分线路,又如我国的京沪、沪宁、宁杭等线路。
“这条高铁位于产业发达的人口密集省份,我们希望利用复星既有的产业资源优势,将大数据管理、高铁无线网络等技术引入合作开发中,也将铁路支线与产业园、景区对接,延伸高铁产业链,丰富高铁盈利点。”复星旗下负责杭绍台项目的星景资本创始合伙人、总裁温晓东说。
——高铁项目的土地“红包”,备受期待。
“土地+铁路”的开发模式也是日本新干线和我国香港地铁的盈利模式。而在这一轮发改委推出的铁路PPP示范项目中,不少民企也是看中了土地的开发与升值空间。
201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中明确,支持铁路运输企业以自主开发、转让、租赁等多种方式盘活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铁路运输企业依法取得的划拨用地,因转让或改变用途不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依法采取协议方式办理用地手续。这意味着,《划拨用地目录》以外铁路用地都可以协议出让,不受相关规范的限制,这对于铁路无疑是重大利好。
“目前我国尚未出现铁路土地综合开发的‘试水’项目,我们也希望杭绍台能开始破冰之旅。” 星景资本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方建宏表示,土地综合开发是复星擅长的领域,但采用怎样的开发模式、如何让国家的优惠政策落地仍然待解。“可开发土地有多少,给项目配套的地块在中心站场还是偏远地区都还不确定,政府和我们也还在协商探索。”
——高铁项目的外溢效应,更让不少民企趋之若鹜。
自去年确定复星在杭绍台高铁项目中的民资牵头地位后,温晓东的手机几乎成了“投资热线”。“有企业家明确表示,‘我就是希望家乡能通高铁,就算这条铁路直接收益不好,我们也投!’”温晓东戏言,如果不给合作伙伴设门槛,以现在民企、国企对杭绍台高铁的投资积极性,这个PPP项目就变身“众筹项目”了。
自2008年中国开通首条高铁以来,高铁的产业拉动等外溢效应越发明显,也让不少民企对其心向往之。像投资控股廊涿固保城际铁路PPP项目的华夏幸福就表示,希望借助高铁将其开发的产业新城串起来,改善交通环境,提升城市板块的整体价值。
此外,证监会日前也表示,将进一步协调相关单位实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并共同培育和积极引进多元化投资者,推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发展。这为后期“高铁上市”、股东财富增值埋下了伏笔,也增加了项目的吸引力。
积极迎接挑战
介入并融入传统垄断行业,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的协调,成为民企面临的挑战
即便不看这些高铁背后的潜在价值,从PPP合约上看,政府也保障了民间资本的收益率。杭绍台高铁项目设定的特许经营期为30年,30年内,省、市政府按照PPP协议约定对项目运营进行可行性缺口补贴。
那么,投资高铁PPP项目的民企,要面临哪些风险与挑战呢?
如何介入并融入传统垄断行业,是多数民企面临的首要挑战。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杭绍台项目设计总体黄群介绍,民企咨询铁路设计方案时,与原来国铁业主的关注点有很大不同。“民企不仅关心技术方案本身,更对铁路运营管理体制有很多征询。而铁路总公司常年‘建管运’于一身,不会问这些。”黄群回忆,民企没有涉足
过高铁开发运营,因此高铁运营维护成本构成、高铁票务管理模式、高铁工程造价核算,以及高铁项目开工前手续审批等成了民企最在意的问题。
“打破垄断不是对着干,我们希望获得铁总更多的支持。”温晓东表示,标的大的传统垄断行业,往往效率较低,成本管理和盈利能力不好,而这恰恰是民企的优势,“我们也要引入铁总的运营力量,我们和铁总实际上是股东关系、合作关系,优势互补。杭绍台高铁建成后,如何并入国家铁路网,如何调度车辆等,都有赖于铁总的支持。”
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的协调能力,也是对民企能力的挑战。
在杭绍台项目前,星景资本已落地PPP项目十余个,其中3个还入选了国家第三批PPP示范项目,有了一些经验。但在温晓东眼中,杭绍台项目的难度前所未有。“多数PPP项目,只需和某个市、某个县的政府部门打交道,就能协商决策。可是高铁项目,从区域上讲跨地、县、市;从行业监管看,涉及各级地方政府里的多个部门,以及国家发改委、国家铁路局;从合作方看,有民企、国企。每个部门都有其利益诉求,非常考验我们的资源整合和协调能力。即便像中投这样具备丰富经验的PPP咨询公司,面对杭绍台这样的项目也有诸多难题有待解决。其他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都有类似的情况。”
在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看来,让民资控股高铁PPP项目,政府既不是为了“圈钱”,也不是让渡话语权,因为浙江既不缺钱,也不缺“好声音”,而是看中了民营资本的能力与效率。“通过PPP项目引入民间投资,既能让铁路的组织方式、开发模式更多元,也能探索用商业化的手段来做公用事业,借用民营企业的整合能力让资源配置更有效率。”郭广昌说。
未来参与高铁“走出去”,提升高铁对外输出能力,是以郭广昌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冒险”投资高铁的另一个原因。“以民企牵头带动高铁项目‘走出去’,既能利用民企的海外资源,也能绕避许多地区的保护性限制。以前我们民企没经验,无法参与海外竞标。现在有了这个平台,就多了一条路。”
《人民日报》( 2017年02月27日19版)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