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何苏鸣 童颖骏 董旭明 王嘉楠)采访海南省规划委——全国唯一的省级规划委员会,颇费周章。
12月14日晚7时许,在更改了3次见面时间之后,本报采访小分队终于见到了海南省规划委总规划师刘钊军。他的日程表上,当天晚上还有一个有关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的碰头会,以及一个涉及政策法规宣介的PPT制作。
忙,是海南省规划委32位工作人员的常态。自今年6月新部门成立以来,原先分属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保护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等部门的相关空间规划编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职能,统一归并在一起。他们从无到有,摸索实践着海南空间类总体规划的编制、管理和督察工作,目的很明确:向各地普遍存在的规划乱象说“不”,把全省作为一个大城市大景区来规划建设。
一个地方要发展,必须要有好的规划。海南人民对此感触真切。
2011年,商业地产红火的澄迈县立项开建地下污水管道,却因为各项规划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互相“打架”,迟迟无法开通。后来,县里做了个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县各类规划多达67个。在“多规合一”改革前,海南全省各种土地、林地、建设、海洋等规划矛盾、重叠的图斑有72.1万块,面积达1587平方公里。
改革,让海南告别这样的尴尬。在刘钊军的办公桌上,排布着《海南省总体规划》及主体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城镇体系、土地利用、林地保护利用、海洋功能区6个空间规划。他介绍说,如今,海南按照整体“一盘棋”思路,各部门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了统一目标,发展思路完整而清晰。
在全国率先改革、勇当规划探路先锋,带来的是投资和发展的红利。今年,澄迈县智慧新城完成了道路、水电、光纤等建设。项目副总经理刘健说,因为有了“多规合一”的便利,项目推进过程中,再也没有部门互相推诿的情况发生。
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改变的不仅是空间规划,还有资源管理和配置方式。海南重点产业园区试行极简审批,具体环节从70个精简到4个。海南省规划委员会规划处处长吴刚说,全省“一张蓝图”一目了然,各部门、各县市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一清二楚、阳光透明。
相关配套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之中。将于明年6月建成的“多规合一”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不仅可以实时监测相关信息,还有实时公开查询土地性质、容积率等信息的功能。“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意义重大,不仅能统筹海南全岛重要资源的利用,促进简政放权、优化服务,还有利于推进环保体制改革,让海南同时拥有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夏锋如此评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多规合一’正是我们的有力抓手。这个词听起来很专业,但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最终受益的一定会是老百姓。”对此,刘钊军信心满满。
【记者走笔】“多规合一”背后的 简单和不简单
对一个文科生而言,“多规合一”这个概念,一听就很不简单。初见海南省规划委总规划师刘钊军,他办公桌上一字排开的6个空间规划,仿佛印证了记者的这个观点。
冲淡这个刻板印象的,是交谈中出现的两个数字——“十二五”期间,澄迈县的各类规划数量为67,如今,这个数字变成了1。
从67到1,在看似不简单的概念之下,“多规合一”原来很简单——目的很简单,把全域当成一个大花园来规划建设;运作逻辑也很简单,就像一部由许多部件组成的大机器,每个部件都运转好了,整体才能运转顺畅。
当然,改革的推进过程,远没有数字的变化那么简单。
在海南,一些早些年规划、如今已经动工的扶贫公路,恰恰“踩”到了全省总体规划框定的生态红线。于是,问题来了:当有利长远的计议遇到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怎样取舍?当新的蓝图与旧的规划发生冲突,如何解决?更深层次的,在涉及核心利益冲突时,各主管部门间的协调机制难以发挥作用,怎么办?
面对这些不简单的事情,海南再次化繁为简,“三个一”由此而来:一套体系(即空间规划管控体系)、一个平台(即全省统一的空间规划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一项试点(即在3个园区试点“六个试行”改革措施,审批事项减少70%以上)。这些举措,确保了改革进程中的统筹兼顾,努力在现在和未来、总体和局部的博弈中,最优配置空间资源,最大可能确保群众利益。如今,海南规划体制机制改革的红利已初步显现。
今年初,在海南等地试点的基础上,又有7个省份被纳入了省级空间规划试点范围,推进省域“多规合一”改革,浙江也是其中之一。海南率先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在不远的将来,浙江也可能遇到。能否将浙江全域建成一个大花园,奥秘,也许正在于处理这道同题命题背后简单与不简单的关系。(何苏鸣)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