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4月15日讯(浙江卫视记者 赵奕 苏韬 许勤)振兴乡村经济,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依托紧邻城区的优势,提出通过建设田园综合体,来打造“都市里的乡愁”。在经历了与合作方一次次艰难的谈判之后,如今的三墩镇,正在让梦想一天天地变为现实。
又是一年春耕时,这几天,三墩镇华联村里,19个项目正同时开工。按照计划,这些项目都要在年底前完成建设。而随着项目的开工,意味着之前与合作方长达三个月的谈判,终于画上了句号。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镇长王喆告诉记者,这些项目他们前前后后谈了48次,原本真的想放弃了,打48个电话光想想都觉得有点枯燥乏味。
眼前这叠厚厚的合同,一共有48份,写在每页合同上的“修改”这两个字,记录下了双方在经营思路上的一次次碰撞。蔡文裕,来自台湾一家农业科技企业的老总,作为合作方,他们和三墩镇有着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在这片4500多亩的空地上,建成国内首个以农业产业为主体的田园综合体。五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蔡文裕告诉记者,农业作为产业的主体,再加上4A级景区辅助,来打造一个三墩民宿小镇,让其变成杭州的一个新名片。
打造城市新名片,三墩镇的条件得天独厚。一方面,在地域上它和杭州城区无缝衔接,另一方面,近两年来,镇里通过治污、拆违,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置身都市就能望得到山水、看得到乡愁,当硬件不成问题时,双方的经营理念就成为关键。但第一个分歧点就出现在经营理念上,到底是开放式经营还是封闭式经营。王喆表示,对方想用台湾的经营方式,半封闭管理买票才能进入,我们这边肯定不同意,这个园区必须要和周边环境相融成为一个整体。
对三墩镇来说,封闭管理虽然能带来门票收入,但从持续发展和村民的获得感来看,却不是长久之计。在进行了5次谈判之后,镇里的坚持让合作方做出了让步,确定了园区不封闭、不围墙,不卖票的共享经营模式。明确了经营方式,后续的谈判又落到了每一个细节上。在确定每个区块种植什么农作物上。企业希望种经济效益高,衍生产业链长的。但镇里则希望种最有地方特色,能唤起游客乡愁的作物。经过多次谈判,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园区内19个区块,都种上观赏周期长、产业链长,又有地方特色的农作物。王喆告诉记者,当时谈判中每一条小路都要他谈清楚,包括农业机械里面抽水的基底谁来造的问题,包括道路多少宽的问题都要跟他们谈清楚,只有谈得仔细,才能保护老百姓的利益。
48次谈判,换来了最后的合作协议。未来在这里,既能观赏田间美景,又能体验农事、品尝美食,尽管离全部建成还有半年多的时间,但已经让企业和当地村民兴奋不已。杭州市三墩镇华联村村民盛明琴觉得,现在大家看到那些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这里已经形成一个外地人来游玩观赏,我们自己村民也感觉生活在一个花园一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