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冰清)宫颈癌是一种可以有效预防的恶性肿瘤,除了近几年大热的HPV疫苗,宫颈癌筛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预防手段。
而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和阴道镜医生的业务能力密切相关。过去三天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组织了一场中美合作的阴道镜规范化培训。
此次由中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联合美国阴道和宫颈病理学会联合主办的“高级阴道镜师资培训杭州站”,邀请了中美两国宫颈癌防治领域的顶尖专家,为50名具有5年或以上阴道镜工作经验的省内外阴道镜医师授课。
去年底,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肿瘤领域专家吕卫国教授担任主任的“子宫恶性肿瘤诊治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审批,成为浙江省第一批重大疾病诊治技术研究中心的三家建设单位之一。
该中心的成立,将有望全面提升浙江省乃至全国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等在内的子宫恶性肿瘤诊治水平。而此次阴道镜师资培训,也是该中心在提高妇科肿瘤诊治技术和治疗效果上的实践之一。
宫颈癌:中国女性HPV58、52感染高于欧美地区
目前,宫颈癌筛查的主要办法是病毒学检测和细胞学检查相联合。对于筛查有异常的女性需要转诊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保证较高的准确率,以避免宫颈病变的误诊和漏诊。
浙大妇院副院长王新宇告诉记者,浙大妇院在2009年成立了浙江省宫颈疾病诊治中心,是国家宫颈癌防控技术培训基地,浙江省城乡妇女免费“两癌”检查项目省级检查培训指导中心,“我们自2014年每年面向全省举办宫颈癌筛查技术培训班,已经培训了大量的基层妇科医生、病理医生和阴道镜医生,确保基层女性也能得到规范、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王新宇说,培训班第二次在国内开展,由于浙大妇院良好的学术声誉获得了难得的主办机会。授课老师有埃默里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系教授Dr.Lisa Flowers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副教授Dr. Elizabeth A. Stier,他们是美国著名的阴道镜专家。国内的顶尖专家也参与授课,培训的内容涵盖宫颈电环切术、激光治疗的手术操作演示、宫颈癌筛查、阴道镜规范操作和病变识别、癌前病变治疗多个方面。
除了开展常态化的培训,浙大妇院妇科肿瘤团队一直长期专注于宫颈癌的研究,并已经取得不少研究成果。
浙大妇院妇科肿瘤科病区副主任陈丽莉介绍,中心前期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女性人群HPV感染新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现中国女性HPV58、52感染率高于欧美地区,HPV52、58、56和16的持续感染率高于其他型别;首次发现了34个型内新变体,并确认亚洲人群HPV58 E7 C632T(T20I)及G760A(G63S)变体具有更高的致癌潜能,为HPV检测新技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中心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测试剂盒,HPV检测试剂盒目前已在国内500余家单位使用,研发的HPV检测产品应用于浙江、河南、山西、陕西及辽宁等地区的宫颈癌公益性筛查项目,惠及十余万妇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陈丽莉说,中心还在研发人工智能在宫颈癌筛查上的应用,它能模拟一名成熟的临床医生,作出准确的判断,有望大大提高筛查的效率和精准性。
子宫内膜癌: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尽力保留患者生育功能
相对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那些患子宫恶性肿瘤的年轻女性通常还有另外一个担忧:是不是只能摘除子宫,没有机会当妈妈了?
陈丽莉告诉记者,如何在有效治疗恶性肿瘤和保留生育功能之间寻求平衡点,是中心长期研究的课题。目前,临床上已经有越来越多成功的案例。
子宫内膜癌方面,医院主要对5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开展保留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目前,已经累计为40余位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
上个月,就有两名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成功生育。两位患者都是二十几岁,都还没有当妈妈,所以有强烈的生育意愿。进行大剂量的孕激素治疗后,一位通过辅助生育技术受孕,另一位自然妊娠,最后都顺利生下了宝宝。
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也累计50余例,“我们正在做的局部晚期巨块型宫颈癌过新辅助化疗缩小病灶,完成宫颈癌保留子宫的宫颈根治术。”
滋养细胞肿瘤:减少化疗毒副反应受到国际妇科肿瘤专家关注
滋养细胞肿瘤是胚胎的滋养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的肿瘤,可分为“葡萄胎”和“绒癌”。 陈丽莉告诉记者,滋养细胞肿瘤在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之间差异较大。
滋养细胞肿瘤在浙江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浙大妇院对滋养细胞肿瘤的研究一直走在国际前列。
陈丽莉说,“低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预后非常好,达到95%以上。因此我们的研究重点关注缩短低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周期,减少化疗毒副反应,希望通过单疗程的单一药物化疗达到治愈。”
研究发现,1/3的患者接受单疗程的甲氨蝶呤治疗能够达到完全缓解,剩下2/3的患者接受一个疗程后继续开始化疗,并不影响整体的疗程数和对于初始化疗药物的反应。
“因此低危滋养细胞肿瘤的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单疗程的治疗达到治愈,缩短总体治疗周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也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的研究结果在2018年美国妇科肿瘤年会发表并作大会发言,得到国际妇科肿瘤专家的关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吕卫国教授:
去年年末,由浙大妇院牵头的“子宫恶性肿瘤诊治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成为浙江省第一批重大疾病诊治技术研究中心的三家建设单位之一。
这一中心由浙大妇院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台州医院、杭州师范大学等单位共同合作建立,团队成员为各个医院的相关领域专家40人。
子宫恶性肿瘤是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鉴于我国目前尚缺乏子宫恶性肿瘤规范健全的诊治体系和早期预警及干预机制,满足不断增长和亟待解决的临床需求已成为该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在子宫恶性肿瘤防治领域及关键医疗技术等方面已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我国子宫恶性肿瘤防治在临床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诊断体系已建立,但缺乏引领国际水平的早期诊断手段;综合治疗的理念已确立,但缺乏行之有效的规范化、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诊疗指南;虽然临床新技术的研发层出不穷,但缺乏临床大样本的验证及临床协作网络的推广;该领域尚缺乏健全的诊治体系和早期预警及干预机制,导致了发病率不断攀升,并发症增多,医疗费用增加,误诊误治,滥用药物和某些医疗手段过度使用等问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极大地浪费了卫生资源。
浙大妇院和各参与医院均为三甲医院,其妇产科在子宫恶性肿瘤诊治领域成绩突出、特色鲜明,组成了涵盖所有治疗手段(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和中药)的研究团队。
中心将充分整合我省优势资源,针对子宫恶性肿瘤诊治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建立、推广、普及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案,确立分子分型与预警系统,建立健全临床诊治规范,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临床诊疗指南;加快创新成果临床转化和推广应用,研发一批自主创新新药与诊断试剂;构建集人才队伍建设、基地建设、学科建设、项目研究四位一体的卫生技术体系,使我国在该领域的诊治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