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袁华明)从一辆自行车开始,到现在的全球化企业,我深深感谢改革开放。我老家是东阳横店,山比田多,当年是一个很穷的地方。不过我是幸运的,因为人生中最关键的少年时期,改革开放来了。所以这40年来,我一直深深感恩于改革开放,希望能更好地回报我们的国家、社会。这是我的初心,我一直牢记。
在刚刚结束的首届“进博会”上,参展的Gland Pharma是复星医药在印度的制药成员企业。Gland Pharma于1978年在印度海德拉巴成立,2017年10月加入复星,是印度第一家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注射剂药品生产制造企业。
揣着3.8万元下海
当年在考大学的时候,我觉得国家要有更加伟大的未来,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而改革开放,首先是要解放思想。如果未来我能够为解放思想作出贡献,那我就会是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抱着这样的想法,我非常认真地将复旦大学哲学系作为大学专业的第一选择。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987年暑假,我终于将这种想法付诸实践,决定去看看我们的首都。可怎么去?那个时候兜里是真没钱,想来想去,好在我时间充裕,就决定一路骑自行车去北京;而路费,则来自于我一个好朋友的当厂长的妈妈,给了我200元钱,支持我实现去北京的梦想。
去了北京的第二年,海南正式建省的消息传遍了中国大地,那时复旦校园里有很多人想要去看看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我也不例外。于是在这一年,我又有了一个自行车旅行的计划。1988年的暑假,我和12名同学从上海出发,沿着东南的海岸线一路骑行到海南,因为当时我国的5个经济特区都在这条线上,所以我们一边骑行、一边调研,一路骑行到了海南。
大学毕业时,我留在复旦大学当老师。当时,作为团委老师,我依然还生活在校园这座象牙塔之中,工资不高但时间充裕,还可以做很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特别是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1992年,受邓小平南方讲话的感召,我毅然决然地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复旦同学一起,开始了真正的“下海”历程,那时候,我们的启动资金只有3.8万元。
医药行业初显身手
决定容易做,可我和我的伙伴们不得不面对“复星”一无所有的尴尬境地,我们一无人才、二无市场、三无资金,真可以说是一个“三无企业”。怎么办?我又想到了我的“老伙计”——自行车。
当时,刚刚进入上海市场的元祖食品正招标寻找咨询公司为它出谋划策。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后,我们竞标成功,然后我们几个人就天天骑着自行车到街头发放调查问卷。记得当时我还被治安巡逻员扣下过调查问卷,并被带到街道治安管理办公室,经过一番解释,才拿回了两袋子问卷重新奔赴街头。好在我们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元祖食品非常满意我们的市场调研,也采纳了我们的建议。后来,我们陆续又完成了几单调查报告,也证明我确实能够通过商业的方式养活自己,这给了我莫大的信心。
再后来,我们有了更多来自复旦的同学加入,尤其是其中好几个还是生物遗传学专业的。因为他们的加入,“复星”拥有了第一款实体产品——PCR乙肝诊断试剂。不过有了好产品,渠道还是得一点点打开。我还记得当年我跟同学通宵坐着绿皮火车的硬座、满中国去推销的情景。
现在想想,那时候就是“复星”产业的开端,我们正式进入了生物医药领域,开始在产业上深耕细作,并以此为基础不断进行技术投入和研发创新,真正将产业运营和科技创新作为“复星”发展的驱动力。于是,就在我们日夜奋斗的不知不觉之间,“复星”已“立业”。
做企业就是一场修行
我常说,要做对的事、难的事、需要时间积累的事。
2007年是“复星”全球化的元年。“复星”成功在香港上市后,我们首次踏入了一个国际资本市场,采纳国际标准的财务和会计制度,接受全球投资者的检验,也将自己的视野放眼到了全球。
那时候我觉得,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阶段,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企业都来中国了,如果中国企业不能“走出去”,没有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就没办法跟别人竞争。所以“复星”在那时提出了全球化战略,而且我们相信全球化是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做企业就是一场修行,要把困难看成修行的机会。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由于当时中国全球化的步伐还较为谨慎,真正“走出去”的企业还不多,故而受到的冲击也比较有限。反倒是大量海外资产出现估值深度回调,由此产生了大量投资机会。
然而,即使机会不少,海外投资依然风险重重,尤其是当时“复星”在海外投资领域还是一名“新学生”,找标的不易,评估标的价值更不易。所以我们初期只是在海外二级市场上试水一些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中国优秀企业,因为至少在评估中国企业时,我们是有底的。
一直以来,在战略层面,我们最强调的是“进化”两个字,不断地进化,不断地去提升。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我觉得越是深刻理解了改革开放的精髓,就越能抓住宏观政策与经济转型的机遇,“复星”就是抓住了这样的机遇,成为了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的民营企业之一。同时,我对中国经济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仍然充满信心,我们的老百姓为了美好生活,仍然有股不断向上的精气神,我们努力奋斗,中国经济一定会更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