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2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世琪 通讯员 朱智翔)全国重点区域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浙江交出满意答卷。22日,记者从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近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重点区域秋冬季(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环境空气质量有关情况,公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汾渭平原11个城市等全国重点区域的PM2.5浓度和同比变化幅度。数据显示,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浙江11个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6%。在全国重点区域中,舟山、温州、台州分列PM2.5平均浓度最低城市一至三位,金华、温州、衢州分列PM2.5平均浓度降幅的一至三位。
秋冬季攻坚行动是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中之重,2018年秋冬季以来,我省紧紧围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连续打出发展清洁能源、淘汰燃煤锅炉、严控工地扬尘、治理矿山粉尘等一系列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组合拳。截至2018年,我省已基本完成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的淘汰改造任务;全面完成340座露天矿山粉尘治理;全省新注册和省外转入的汽油车、柴油车均达到国五标准。
强措施见成效,我省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成果领跑全国重点区域。通报显示,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京津冀“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8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7%;我省所处的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5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9%;汾渭平原11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80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无论从空气质量还是下降幅度,浙江均走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重点区域前列。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这块蓝天保卫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已经成为浙江治气的亮点。
“当前阶段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进入尾声,但接下来的治气工作仍不轻松。”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会商预测分析,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2019年,长三角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偏多,个别城市在部分时段内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差。“不利的气象条件将为接下来的治气工作带来不小阻力。”
为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今年,我省将持续优化调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结构,整治涉气“散乱污”企业,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提升油品品质,发展绿色能源,同时,进一步强化长三角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和重大活动保障的联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