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仙居县下各镇杨砩头村。拍友 王华斌 摄
不久前,中办、国办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推广学习浙江的“千万工程”做法和经验。这是对浙江三农工作的巨大肯定和鼓励,但也带来了新的压力——全国学浙江,浙江怎么办?如何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这是摆在当前浙江农业农村发展面前的一个新命题、一道必答题。
▲舟山普陀区展茅街道的田园综合体,游客流连忘返。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董旭明 李翔 摄
全国学浙江,浙江怎么办?
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学习和推广浙江的“千万工程”。这既是对浙江工作的充分肯定,但也意味着“不进则退”的压力——全国学浙江,浙江怎么办?您提到,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要打造升级版的新“千万工程”,如何打造这个升级版呢?
顾益康:首先,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重点在提升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建设人文乡村。
什么是人文乡村?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我们的乡村一定是引入了现代文明的乡村,同现代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因此,要提升农民的人文素养,让诚信、友善等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生态、绿色等现代文明相融合,美丽才能持续。以农房为例,应该是历史人文特点与现代文明生活相融合,“外面看看五百年,里面住住五星级”,比如浦江的马岭脚古村民宿。
其次,我们的“千万工程”升级版,要有一种引领全国的意识,这是一个全面的样板,展现中国农民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美好的梦想;
第三,“千万工程”升级版的打造,还要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某种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提出源于“千万工程”,因此,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也是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省。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五句话的总要求,建设“五个乡村”,即产业兴旺的特色乡村、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乡风文明的人文乡村、治理有效的善治乡村、生活富裕的共享乡村。
浙江美丽乡村还要补短板
▲桐庐县江南古村落风景区内,游客在荻浦郁金香花海尽情赏玩。拍友 徐军勇 单佳铭 摄
记者:全国都在学浙江,但是自己看自己,浙江的美丽乡村建设还存在哪些“短板”?
顾益康:有两个“短板”。首先,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是最重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生态环境上浙江要补短板。浙江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持续16年推进“千万工程”,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绝大多数村庄都完成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成了一批美丽乡村示范县、示范乡镇,和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不是每个乡村的环境都已经整治到位,都已经成为美丽乡村,污水治理、垃圾分类不达标的村庄仍然存在,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还存在死角。所以,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是让所有的行政村、自然村的环境治理都能够达标,让每一个村庄、每一户农民,都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其次,在产业发展上,我们也有短板。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建设幸福乡村,最终要落脚到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上。把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转化为发展美丽经济、拓展农民增收新路径的获得感,建设共享乡村,让农民从“千万工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把美丽转化成生产力。只有这样,我们的农民才会爱护美丽、保护美丽,让美丽乡村保持得更美。
记者:在中办、国办印发的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的通知中,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浙江经验”。其中一条是始终坚持真金白银投入,15年来浙江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1800亿元。那么,打造“升级版”是不是意味着要投入更多?
顾益康: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效,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必不可少。但是,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浙江的美丽乡村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市场来运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农民为主体,调动起全社会参与的热潮,集中力量办大事。最关键的还是要调动和发挥好农民群众主人翁积极性、创造性,让建设、维护、提升美丽乡村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
浙江能否提出“幸福乡村”目标?
记者:浙江“千万工程”已经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其实也是为世界提供更好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样板。
顾益康:是的。全国学浙江,浙江怎么办?我认为浙江要有更高的目标,现在美丽乡村建设正走向纵深,浙江是否可以提出“幸福乡村”的概念呢?把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着眼点、落脚点放在让农民享受美好生活上,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东方红》是这样唱的:他为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因此建设幸福乡村是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什么是幸福乡村?幸福乡村就是要给农民带去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个好处是多维度的,生态、生产、生活,让乡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幸福家园,也成为城里人康养休闲的幸福乐园。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