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15日讯(记者 祝梅)平台经济最近颇受关注。
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次强调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的提法。
中国平台经济的体量规模已居世界前列,对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强劲的浙江而言,更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积极信号频频放出,当下该怎样把握好平台经济发展中的“红绿灯”?
变局中的平台企业
背靠巨大的人口红利,不少平台曾凭借消费互联网在短时间内成长为“巨无霸”,但野蛮生长的过程,也埋下了发展隐患。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作为重点任务,很多人把这盏“红灯”视作平台企业发展的转折点。
但如果把目光放得长远些,或许能看到,在发展的长河里,这只是成长路上经历的一次蜕变。
原因有三:
其一,始终处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从即时零售到直播电商,消费新业态层出不穷。疫情三年来,京东、菜鸟等物流在保障供应链、产业链稳定方面展现出韧性,盒马、饿了么、叮咚买菜、美团等平台更是扛起了守好“菜篮子”的担子,平台经济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从未中断,甚至更为紧密。
其二,认识到社会价值创造。平台企业具备天然的社会公共属性,需将平台上所有中小企业商家、生态合作伙伴“圈”进来,这是平台壮大自身的要素,更是平台创新的基石。
其三,打开了发展思路。平台企业的增长逻辑已跳出原先路径,转向质量竞争、服务竞争,把关注消费者互动、体验作为重中之重。比如,“双11”年年都有新花样;京东电器以旧换新,去年成交额同比增长137%。
中国经济的汪洋大海里,从不缺少需求和机会,而平台经济的热闹,需要企业、商家、消费者共创。平台企业也已明白:谁能为中小企业商家创造更多价值、谁能让消费者更愿意逗留和消费,大家要比拼的是自己的“真功夫”。
“无论国内外,互联网平台经济都算新兴行业,依然是增速较快和变化较大的行业。”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说,面对新和变,平台企业面对的最大共性问题,就是如何平衡创新发展与规范发展,让两者相互砥砺、相互促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平台企业发展是否健康、规范,可以用这几个维度去对标和校准自己。”张勇说。
“去肥增瘦”谋发展
岁末年初,互联网界忙着开内部员工大会、发企业内部信。
刘强东:拿PPT和假大空词汇忽悠自己的人就是骗子;
张勇:“客户第一”的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挂在公司墙上的标语,而是支撑我们每一天获得成长的基石;
马化腾:看到别人增重,我们就跟着增,结果发现增的是脂肪,打不过对手;
李彦宏:马化腾内部讲话提到的问题,百度也都有。
只言片语中,“风向”变了:相比盲目追随其他平台、被市场裹挟去追求市场份额或排位,平台企业选择向内审视和反思。
有人用“去肥增瘦”来形容这种发展的紧迫感。在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看来,这是平台企业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平台经济不仅仅是方便大家买东西、开网店、做生意,更要培育平台企业的‘硬能力’,新阶段的平台企业要从模式创新转向‘模式创新+硬核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他说。
增重需增“肌肉”。把云计算确定为第二增长曲线的阿里,2021年已实现业务100%上云,“平头哥”也发布了首颗云上大规模应用的自研CPU芯片。聚焦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的达摩院,牵头建设首批省实验室之一的湖畔实验室,着力解决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共通性、瓶颈性技术问题。
过去5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9.5%提高到11.7%,未来5年还要再创超过1.6万亿元增加值。
“数字化背景下,平台经济是浙江再创新优势的关键抓手。”兰建平说,浙江要为平台经济创造支持、理解、点赞、鼓励的环境,政府要给予平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的实践机会,助力他们成长为科技型巨头,引领、彰显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能力、新水平和新优势。
连日来,浙江释放了多重信号:
“争当规范发展模范生、创新发展领头羊、融通发展支撑者”,2022年12月18日,省委书记易炼红调研阿里巴巴时这样寄望。
1月10日,杭州市与阿里巴巴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杭州将支持阿里巴巴核心自主科研成果在杭州率先适配落地,支持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的技术研发,鼓励新技术与新模式在杭州先行先试。
同日,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刘捷赴蚂蚁集团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关注企业诉求,鼓励企业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努力抢占全球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助力数字贸易发展。
大显身手怎么“显”
有人用“文火慢熬”形容平台企业面临的新局面:走过高速增长红利期,平台企业已步入要“熬”才能出头的阶段。
张勇却给出另一番理解:“文火慢熬”不是增速慢下来,而是精耕细作的水平提上去,是通过能力建设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扎根到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各领域中,服务、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依然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张勇说,从消费互联网角度看,老百姓对美好生活依然有充分的向往;从产业互联网角度看,许多行业面临数字化转型需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当下确定性最大的机遇。
机遇因时因势而变,从商业创新走向科技创新,平台企业正在重新定义自己,一个新的名词也浮出水面:“新实体经济”。
京东就这样定义自己:京东是一家兼具数字技术能力和实体基因的新型实体企业,这类企业既属于实体产业,又服务于实体产业,起到加速实体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可及性的作用。
定义的变化,也是发展定位的变化。在资源配置、促进就业、效率提升方面,平台企业正成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
去年,京东在义乌、温州接连落成两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加上已投用的杭州园区,一张覆盖全省并辐射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仓配网成型,省内京东自营订单当日达或次日达比例提升至95%左右。
“‘网’织好了,资源才能更好协同。”京东物流浙江地区负责人方涛说,现代物流一头连接消费、另一头连接生产,正深度嵌入现代产业体系,为众多行业、产业提供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变被动服务为共生服务。
这种“共生”,也在长成中国面向全球大市场的新能力。阿里国际站1月的跨境指数显示,美国暴雪天气带动大衣、防寒类服装出口同比增长29%,而中国服装制造业的完整产业链条、柔性供应链能力,让平台上的服装跨境出口自2020年以来保持着34%的年均增速。
在去年底发出的全员内部邮件中,张勇将阿里的年度关键词从2022年的“定”换为2023年的“进”。
“从阿里自身角度看,‘进’首先是自己要有发展,同时要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新的一年,我们会更坚定地加大科研投入、引领发展,通过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帮助中小商家拓展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张勇说,无论是跨过疫情,还是扎根国内大市场,奋进国际大市场,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都要往前进。这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