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效平一生经历坎坷,左腿残疾,双目失明。
4月中旬,宁波海曙云霞路的一栋居民楼里,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人安静地坐在沙发上,尽管室外气温逼近30℃,他的身下仍铺着一层厚厚的垫子。
由于左腿肌肉严重萎缩,过去的5年,他的坐卧和行走逐渐变得困难。
在与我对话的2个小时里,大部分时间他站着,依靠右腿的力量支撑——相比坐着,这会让他更舒服一些。
他叫陈效平,著名盲人作家,曾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得过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出版发表了5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
陈效平的荣誉奖章和证书。
这一次,陈效平又干了件很了不起的事:1年时间,他用耳朵“写”下18万字的《行在阳光下》,为10位盲人“立传”,希望借此鼓舞更多的人重拾生活信心。
这10位盲人身份各异,计算机高级工程师、硫酸毁容案受害者、摘金夺银的运动员、靠耳朵行走四方的盲人……
在陈效平眼中,他们是伤痕累累却依旧奋进的战士,“他们活着,就是胜利。”
陈效平与书中10位主角合影。《行在阳光下》计划5月出版,有声书目前录制了3章,由两位盲友制作。
生有何欢,死又何惧?
这是我们初次见面,谈话从日常生活聊起。
除去工作外出,陈效平的大部分时光,都呆在家里听书、写作。
他尝试过下楼,但并不容易。有一回走出门,找不到回家的路,他急得打电话向社区求助,“其实也就离着五六米远。”
写作、听书,成了陈效平生活中的主要内容。
之后,陈效平便很少出门。他的手机装了读屏软件,买菜靠网购;手机放在家里找不到,他会呼叫语音设备搜索。
自从母亲搬去养老院,他买了一台999元的自动炒菜机,利用手机就能操控做饭。
“经常有人问我,盲人怎么吃饭?怎么穿衣服?盲人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我认识的盲人中,有人会写代码,有人是淘宝客服,有人靠一双耳朵行走四方。”
陈效平利用手机操控做饭。
1岁左腿残疾,32岁双目失明,49岁切除右上肺。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陈效平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最不幸的人。
直到2017年,他当选海曙区盲人协会主席,接触到了更多的盲友。
“我突然发现,自己仅仅是众多受苦受难者之一,不少视障者的人生比我更坎坷、更不幸。但是,他们没有自哀自怨,也未自暴自弃,而是积极乐观地活着。”
在整个海曙区,有3600多名持证视障者,其中全盲约有800人。挖掘优秀盲人的励志故事,激励更多人做生活的强者,这让陈效平有了写书的念头。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是在2020年,他被查出浸润性肺腺癌,动了手术,“从麻醉中苏醒,我第一个清晰的意识是:死亡和明天,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会先到来。也许,此刻不写,以后就再也没有动笔的机会了。”
少年时,陈效平酷爱武侠小说,曾读到一位大侠的壮语:“生有何欢,死又何惧?”
“我很欣赏这句话。”他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质量而非数量,对于质量,他的理解是“多做一些自己喜欢又有利于社会的事”,写下《行在阳光下》便是其中之一。
陈效平的作品。
趴着或站着
2021年5月,第31个全国助残日,陈效平邀请书中10位主角座谈,并在随后的一年时间全力采访写作,光录音资料就有100多个小时。
写作过程充满艰辛,陈效平在自序中写道:
“由于左腿肌肉严重萎缩,我几乎是仅靠右侧臀部坐在椅子上的。起初,每次还能勉强在电脑前坐半个小时,发展到后来,只要屁股一挨凳子,就疼痛难忍。”
“我主要靠两种方式写作《行在阳光下》——趴着或者站着。其实,这两种方式能够维持的时间也相当短促。难以久趴是肺癌手术所致,术后在右胸留下了一个很深的刀疤,趴伏会压迫刀口;无法久站,是由于左腿无力,而右腿的膝盖也罹患了关节炎。”
“饶是如此,我依旧咬紧牙关,鼓励自己写下去,一定要写下去……因为,每次打开电脑,启动语音软件,我便会想起那10位盲友挑战厄运,战胜苦难的感人故事。”
由于身体原因,陈效平大部分时间是站着写作,残疾的左脚顶着书桌,以此减轻身体负担。
阅读《行在阳光下》,我看到了楼陈泉、朱燕波、徐其明、郑佩珍、华栋栋等人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是闪闪发光。
其中,朱燕波是1994年宁波硫酸毁容案的受害者,遭受毁容及失明双重打击的她,当时年仅23岁。
她没有被不幸的生活打倒,而是开推拿店、结婚生子、勇敢地登上电视舞台。
这是时隔20多年,朱燕波第一次对外完整讲述自己的过往。陈效平在书中记录了这次碰面——
2021年秋日的一个下午,在我的工作室,隔着一张小小的茶几,我和朱燕波相对而坐。她向我讲述了自己27年的过往,期间,她偶有哭泣和哽咽,但更多的是沉稳与平静。我认为,这很像被狂风侵袭后的大海,滔天巨浪逐渐消退,剩下的是波澜不兴。
末了,我这样问:“毁容、失明、丧夫,你究竟靠什么战胜厄运一次又一次的非人折磨?”
朱燕波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不管经历什么,熬一熬,最终都会过去的。”
“对于未来,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继续问。
朱燕波说:“最大的愿望,是好好开店,把儿子培养成才。”
用耳朵听音箱发出的声音辨别文字。
还能站我就站、还能坐我就坐、还能写我就写
陈效平说,当他接连遭遇厄运打击,也曾挣扎、痛苦、绝望,觉得上天不公。
是两本书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一本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另一本是余华的《活着》:“就像一道光照进心里,让我的心灵复活。”
陈效平有3个梦想:为盲友写一本书、宁波有一天能造残疾人公寓、为电视剧创作剧本。
陈效平希望,自己写下的《行在阳光下》能像偶像的作品一样,帮助到那些身处逆境的人——
“如果你正遭遇挫折,那么,请跟我们比一比吧。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人生无非两种选择,继续往前走,或者就此倒下。我的生存哲学是:小车不倒只管推。还能站我就站、还能坐我就坐、还能写我就写,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陈效平的微信签名:每天都在努力。
年过五十的陈效平,仍在为了梦想长时间写作,他的微信签名是“每天都在努力”,头像是一盆太阳花。
这盆花是外婆留下的,陪伴他多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当你以为它死了,其实没有死,它的生命蕴藏在泥土当中,每当大地回春,又会长出新的叶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