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大片围垦地,造就了全国最大的白对虾淡水连片养殖基地。去年,4136公顷的水产养殖总面积中,白对虾就有3234公顷。一亩白对虾,如果方法得当养得好,亩均产值5-6万元的不在少数,是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在围垦众多水产养殖户里,擅长养虾的高宜东就是这个富民产业的受益者。从虾苗入池到产品上市,别人大多需要3个月,而他仅要2个月。早上市自然能卖高价。等到周围其他养殖户的产量上来后,他的虾又因个头大,迎合市场需求,价格依然坚挺。
“今年第一批虾,亩均产量在1000多斤,85亩总共捕捞了大约10万斤,卖了200多万元。”让高宜东兴奋的是,6月10日左右,第二批虾又将上市,这回的养殖面积达到了206亩,即便养殖密度低了,亩均产量有所减少,但收入依然非常可观。
“技术狂”的养虾之路越走越顺
高宜东的养殖基地位于萧山围垦五工段。几天前,在养殖基地见到高宜东时,他正忙着给虾投放饵料。中间高两头低的白色塑料大棚内,温度明显比外面高出好几度,水面上增氧泵24小时运作,往外喷洒出朵朵水花。
通过牵引绳,高宜东从水里拉出脸盆大的丝网时,数只白对虾立刻欢跳起来。“这主要是看饵料有没喂多,如果虾吃得太饱,活跃度就不够了。”他解释说,一个大棚有20亩面积,控制好饵料相当重要,既要喂饱,又不能吃撑,还需补充微量元素。
问及养虾的其他秘诀,高宜东也毫无保留。“除了控好饵料,首先虾苗得好,否则白忙活。其次水很关键,最后建议低密度、多批次。”
高宜东的养殖基地总共280亩,一半设施,一半露天。初中毕业的他,进过水泥厂,开过大卡车,还办过煤饼厂,2007年转行养虾,名副其实的“技术狂”,没事就爱钻研。比如“棚中棚”,简单说就是在20-30亩大的养殖棚内,搭建一个半亩左右的小棚,用来前期养殖小虾,待长到一定规格后,再分养到大塘里。如此一来,加热效果更好,成本大幅下降。
回想一路走来的养虾经历,喜欢挑战自己的高宜东算是尝尽了酸甜苦辣。刚开始,他对养虾一窍不通,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他跑了很多地方,讨教养虾的方法,然后自己琢磨怎么养。“为了养好虾,有时候晚上都不睡觉,尤其是刮风下雨的天气,生怕虾塘出了什么问题。”
2009年,对于高宜东来说,是养虾事业迎来转机的关键之年。通过招投标,他开始在围垦用大棚养虾。从到益农看别人怎样搭棚,到自己研究改进大棚,再到远赴上海取经,头脑灵活、动手能力超强的高宜东不断取长补短,总结经验,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养虾之路也因此走得越来越顺畅。
好政策就像“定心丸”
“就拿我现在搭的大棚来说,可以抗10级大风。南美白对虾的适宜水温是在28到31度之间,通过棚里搭小棚,还能起到加热升温作用,等于多盖了一床被子。”高宜东笑着说,以前搭棚最害怕刮大风,一不小心就给吹跑了。现在改进技术后,再也不用担心了。
这份放心背后,其实还有我区护航白对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种种举措。“别看养虾这一富民产业的收入很诱人,但养殖风险仍不小,稍有差池,全军覆没也是有的。”在高宜东看来,养虾细节做到位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政府前端把关苗种,后端保险托底也是重要因素。
养殖白对虾,最主要的风险就是虾苗和病害。尤其是苗种淡化培育阶段,如何守牢防线,减少问题虾苗进入养殖环节,可谓重中之重。因为一旦出现纰漏,对养殖户而言,几乎等同灭顶之灾。据了解,虾苗要进入淡化育苗场,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产站会派专人现场取样,并委托第三方省级检测机构进行病害检测,检测费用由区财政买单,结果对外公布,让养殖户“跟着目录买苗”,用市场倒逼来推动“良币驱逐劣币”。
在养殖过程中,万一发生疾病,此时保险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同样显得至关重要。今年,我区创新性地推出了政策性南美白对虾养殖疾病保险,从养殖头数、养殖天数、病源检测、现场踏勘4个指标来判断受损情况,里面有3个指标属于客观因素。每亩保费1080元,市、区财政负担80%,农户承担20%,即农户每亩只需花216元就能保障6000元的风险。首年试行,我区投入了500万元专项资金,保险覆盖了5000余亩。
“以前买了大棚险、大雨险,现在又有养虾疾病险,萧山农业有搞头,这些实实在在的作为让我们吃了定心丸,越干越有信心。”高宜东说,采用轮捕轮放,去年他养殖了三批白对虾,今年计划养殖四批,力争做到效益最大化。同时也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心得分享给更多养殖户,一起把市场做大,实现共同富裕。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