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8日讯(记者 周琳子 通讯员 陈晶晶) 7日23时,位于温州的瓯江实验室的一项围绕细胞生长因子领域的重要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正式发表。“我们的科学家团队自主研究找到了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信号激活胞外区域的‘最后一张拼图’,这一发现让我们可以去了解‘生命是怎么一代代传下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瓯江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李校堃说。
由瓯江实验室的资深研究员穆萨·穆罕默迪、特聘研究员陈高帜团队联合首席科学家李校堃团队实现的这项重大研究突破,打破了过去近30年来科学界对于FGF信号启动机制模式的固有认知,也是瓯江实验室在生命科学和疾病攻坚领域一次重大科研成果突破和里程碑事件。
FGF的内分泌亚家族成员是机体调节胆汁酸、脂质、葡萄糖、维生素D和矿物质离子稳态的重要激素,有助于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慢性肾脏疾病等。
“过去我们对FGF的认识,限于它能够调节人体内分泌。但是如何调控,不得而知。为了打开这把锁,我们一直在寻找匹配的钥匙。”李校堃介绍,直到2018年,团队发现了内分泌FGF—FGFR—Klotho三元复合物互作特征,才算找到了钥匙。然而,空有钥匙,没有开锁方式,仍旧阻碍着后续的研究及药物研发。“此次,在国际上首次完整展示FGF23、FGFR、Klotho和HS四元复合物分子机器组装和信号激活模式,才真正找到了用这把钥匙开锁的方式。”
穆萨·穆罕默迪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人的代谢是一盏灯,那么操控代谢的开关有机械、声控等多种形式。FGF是开关方式之一,此次研究首次找到了FGF调节代谢的工作原理,为日后打开、关闭或修复这盏“灯”提供了途径。这让糖尿病、慢性肾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药物研发有了新的重要的结构信息。
瓯江实验室是浙江省十大实验室之一,聚焦组织器官再生与重塑、眼疾病与视觉功能康复、脑疾病与认知功能康复等主攻方向,着力突破重大科学难题。成立两年,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影响因子IF大于10的有249篇。同时,一大批研究成果正在转化:宋伟宏院士团队通过寻找灵敏性和特异性高的生物标记物,成功研发出“一滴血”诊断早期阿尔茨海默病;陈江帆团队研发了通过影响肠道功能反馈到大脑而影响情绪认知的新型食品,用于治疗帕金森疾病;安德鲁团队通过转录组数据发现近视起源的新机制,为指导近视药物治疗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我们抓住人才引进和平台建设两个关键,努力让温州成为全球生命科学研究专家集聚的热土。”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瓯江实验室主任宋伟宏说。通过面向全球招引,当前,瓯江实验室已经组建了包括刘芳院士等在内的43个科研团队,其中院士8人,人才队伍超过420人。以此次研发成果的重要成员、来自土耳其的穆萨·穆罕默迪为例,他长期专注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构、分子信号及功能研究,是该领域权威的专家之一。下一步,瓯江实验室将以5年投入68亿元的力度,建设转化医学研究基地、生命医学超算中心等医学科学大设施技术平台,打造“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可持续发展创新生态链,争取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再生调控与眼脑健康创新平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