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28日讯(记者 朱平 通讯员 杨陶玉)亚运脚步临近,许利明的两地“打卡”节奏也频繁起来。在他手机里存着两份工作表,一份是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的排班表,一份是亚运会淳安赛区当月测试赛医疗保障安排表。接受采访的前一天,许利明刚从淳安赛场回来,顺利完成了“韵味杭州”2023年全国残疾人自行车锦标赛的医疗保障任务。
从4月份参与第一场亚运测试赛至今,这名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不仅感受到了日渐浓厚的亚运氛围,更现场体会到了亚运医疗保障工作的速度和温度。
“去年医院招募亚运医疗保障队,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当时也没多想。”毫不犹豫报名的背后是许利明的双重身份,“我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浙江)的队员,平时就在给志愿者培训急救知识,亚运医疗保障和我的工作范围很契合。”同时作为绍兴人,他觉得开在家门口的亚运会,机会非常难得,身为东道主必须深度参与。
经过语言考试和面试选拔,许利明顺利加入了省人民医院亚运医疗保障队,负责淳安赛区全部竞赛场地(FOP)点保障工作。
亚运会期间,淳安赛区承担了自行车、铁人三项、游泳三个大项的比赛。亚残运会场地自行车和公路自行车两个项目也在这里举办。
“我们的领队、骨科主任毕擎也是浙江省运动医学中心主任,省内运动医学的权威。淳安赛区这些项目,运动员发生损伤的类型主要还是运动医学的范畴。”许利明说,虽然平日里接触最多的就是急诊病人,但真正到赛场上,创伤紧急处理的方式和要求还是会有差异,所以每次测试赛,来自医院不同科室的队员白天实战,晚上还要鏖战到深夜复盘当天的情况,以确保在遇到突发情况时都有成熟的应对方案。
“赛场和医院诊室很不一样。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再加两名志愿者,就组建成一个小型医疗站。”因为赛场没有医用设备,每次比赛,许利明和队员都要背着30多斤的医疗背包去赛场,“就像一个移动的医疗室”。山地自行车测试赛,医疗背包没法拖拉,大家全程背包到达赛场医疗站,相当于背着一个四五岁孩子上山,中途没有一个人放弃。
为了更精准地做好赛场医疗保障工作,每次比赛前,队长毕擎还会根据具体项目,分析医疗背包所需装备,让队员及时增减。负责运动员医疗保障的许利明,每场比赛必须到得比运动员早,走得比运动员晚,像今年4月初,他参加了“韵味杭州”2023年淳安全国铁人三项冠军杯系列赛暨U系列冠军杯赛的医疗保障工作,负责游泳赛段的医疗保障工作,比赛当天,他和队友凌晨3时多从住宿点出发,坐车前往赛场,“那次我们是看着千岛湖湖面的晨雾一点点散去。”回想起来,许利明觉得这样的经历可能一生中也不会有几回。
虽有着十多年急诊经验,参加过两次杭马医疗保障和重大会议保障工作,但这次面对亚运,许利明还是有点小紧张,每次坐在场边,心里一刻都不敢放松。“在没有X光等辅助判断下,在最短时间里给出救治方案,还是挺有挑战的”。
最近一轮测试赛上,许利明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参加全国残疾人自行车赛的两名选手在上下场时发生了刮擦,同时摔倒,眼尖的许利明马上认出,其中一名下肢残疾的选手之前膝盖已经受伤做过紧急处理,他和队员马上把这名选手抬到场边,快速检查新旧伤势后做出判断,进行了软组织挫伤的治疗。“受伤选手普遍都会心急,希望能迅速处理后重返赛场,这对我们也提出了速度的要求。”看着选手绑着绷带重新投入激烈比赛,许利明的内心又会一热,被运动员的这股拼劲感动。
随着测试赛频率增加,许利明在淳安驻地的日子也不断增多,上一轮测试赛,他一待就是8天,中间还赶上了在家帮忙照顾孩子的老妈新冠“二阳”,2岁半的小女儿多日高烧,等他回到杭州,已经拖成肺炎。“不心疼肯定是假的,不过家人更多的是支持和理解。”许利明说。
经过半年的积累,测试赛上的经验让医疗保障队配合程度提升不少,赛前准备时间也显著缩短,许利明笑称:“看过了3点多的千岛湖,现在开始看4点、5点的千岛湖了。”作为亚运医疗保障队队员,他希望在自己的这份守护下,各国运动员能尽情畅快地展现竞技体育的魅力,享受亚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