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政府搭台草根“圆梦” 6万多人在线观看决赛

双浦“乡村歌手大赛”火出圈

字体:
—2023—
08/02
10:00:24
2023-08-02 10:00:24 来源:杭州日报 项捷 王艺璇

  日前,双浦镇乡村歌手大赛“双浦好声音”落下帷幕。决赛当晚,14名本地“歌手”轮番竞技,台下上千名观众摇着灯牌加油,整个东江嘴村生态公园人头攒动。在同步直播决赛的网络平台上,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达到6.3万人。

  今年赛事报名消息一出,近70人参加海选,年纪最大的84岁,最小的才15岁,算得上老中青全民参与。“镇里搭台办比赛,除了增进感情、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更为大家提供了圆梦大舞台。”该赛事主要负责人刘安告诉记者。

  背着电吉他的翁梦海来自翁家埭村,一首《怒放的生命》唱出了不羁,用实力征服了两大评审团拿下冠军。20年前,年少的翁梦海参加了镇里组织的歌唱选拔赛,没想到一路过关斩将站上了杭州剧院“新春光芒夜”大舞台。这一经历让他在歌手之路上一路“开挂”,捧回了“杭州市十佳才艺新秀”“杭州市三江歌手大赛”银奖等荣誉。“以梦为海,我的音乐梦就在双浦扬帆起航。”他捧着奖杯,再一次站在梦开始的舞台上。

  63岁的丁顺根曾经是周浦乡(并入双浦镇前)第一家饮料厂的厂长,退休后,他每年都参加镇里组织的合唱班,周末还带着移动音响到文化广场和大伙一起唱歌。来参加比赛的老丁说,重在参与,年纪不小了,就想在舞台上过一把“歌星”的瘾。还有53岁的装修工人钱少华唱出了岁月的沧桑,东江嘴村的孔玲玲刚参加完高考,第一次化了妆、穿上高跟鞋走上这个大舞台。

  “我们村来了100多人,就为在台下加油打气。”三阳村距离东江嘴村较远,亲友团包了两辆车,下午就来占座了。等待比赛的时间各村亲友团一点没闲着,摇着扇子赛起了村歌。“每个村都有村歌,歌词基本由村规民约改编,唱起来朗朗上口,便于村民记忆、传唱。”杭富村村民冯苗说。

  20年后再次为双浦歌唱的翁梦海特别感慨,这次赛事的灯光、舞美相当专业,不输专业比赛。其实,从2013年双浦镇在东江嘴村建起第一个文化礼堂后,就为村民们播下了孕育精神生活的种子。“各个村的文化礼堂和文化大舞台相继落成,大家的文化生活愈发丰富了。”东江嘴村村民赵金说,眼下全镇建有农村文化礼堂(家园)23个,基本实现了全域覆盖。

  有了文化礼堂这个载体,村民们的业余生活变得美滋滋的。每周六,周富村的文化礼堂里都会传出阵阵歌声、琴声。这几年来,双浦镇聘请了杭州边民演艺有限公司作为“文化管家”团队下沉村社,以文化礼堂为阵地,为基层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比如吴家村文化礼堂的舞蹈课、麦岭沙文化家园的戏曲课、杭江村文化礼堂的民乐课都广受好评。

  眼下,组建本土文艺小分队已经成了双浦镇各村社的一股热潮。“有了这样的文化氛围和群众基础,我们才有底气办‘双浦好声音’,并且要持续办,办成双浦文化传播的金名片。”刘安笑着说。

  眼下的双浦“文艺矩阵”已初具规模,每个村社拥有文体团队6支以上,常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体育活动300余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乡村;歌手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