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空心村”蝶变记

字体:
—2023—
08/08
10:54:20
2023-08-08 10:54:20 来源:绍兴日报 记者 何 丹 通讯员 祝亦婷

  绿意盎然的梧桐大道,两旁小洋房整齐划一,游步道蜿蜒有致,山边农业园区游人如织……走进诸暨市浬浦镇马郦村,一派田园牧歌的景象。昨日午后,马郦村党总支书记郦校国漫步村中,看着眼前的装配式农房,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实行的宅改啊,其实我们村十年前就开始了!”

  “外看是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用这些话来形容十年前的马郦村再合适不过。“那时全村400户左右农户,仅老房就有300多户,大部分无人居住,老旧房闲置面积达100多亩,严重影响村容村貌。”郦校国说,先富群体在村庄四周建起新房,而村中心老屋闲置不拆,每当遇到台风,村民们都心焦不已。

  直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让其看到了“空心村”复苏的希望。在“千万工程”指引下,2013年起,马郦村通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采取进城置换、本村安置、货币安置3种方式,循序渐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走出了一条由“空心村”向“精品村”蜕变之路。拆除旧房,集中安置,实现了闲置低效土地资源的整合,从根本上消除了以往宅基地零星选址、无序建造的弊端,也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作为全省推广建筑产业现代化3个试点项目之一,马郦村拆迁安置住房采用了装配式建筑,首批房屋结顶时,村民一看质量便十分满意。“我们将村内分散的房屋拆除复垦,盘活建设用地70多亩,除安置外新增用地50余亩,村民们最少只要自付32万元,就可以拥有一套中式小别墅。”郦校国说,一期建好的14幢房子,已全部分配给村民了。这两年,大家都装修好后,陆续搬进新居。

  村民郦菊新便是其中之一。5年前,郦菊新一家4口还挤在面积不到8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是不折不扣的住房困难户,而如今,全家已经住上330平方米的三层中式小别墅。记者上门拜访时,她正悠闲地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全屋新中式风格装修大气又耐看。“只掏了48万元,就住进这么大的房子,做梦都不敢想,真是天大的喜事!”郦菊新喜笑颜开地说。

  今年,马郦村结合诸暨市第二轮宅改试点集中供地15.87亩,将启动第二期装配式住宅工程项目,计划再建设16幢安置32户村民。“二期我们打算延续装配式建造方式,大力实施宅基地退出和整合利用,通过占补平衡、增减挂钩等规划调整手段,争取进一步降低造价,让村民花更少的钱住好房。”郦校国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绍兴;乡村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