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前7个月货值达52亿元 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何以持续升温

字体:
—2023—
08/11
10:32:00
2023-08-11 10:32:00 来源:宁波日报 记者 孙佳丽 通讯员 陈冰 张庆云



宁波梅山口岸梅西滚装堆场里整齐停放着新能源汽车。(杨江琦 摄) 

  8月10日,在极氪汽车工厂车间内,成排的机器有条不紊地组装着新能源汽车。

  “今年上半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订单络绎不绝,车间机器一直加班加点连轴转。”宁波杭州湾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彭启华介绍,“上半年,我们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首次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就创下了出口近千辆、货值超亿元的好成绩。”

  热浪滚滚,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更热。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1月至7月,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超3.7万辆,货值达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7%、108.5%。其中,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超1万辆,货值近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近82%、110%。

  在中国汽车出口热度持续升温的大背景下,为何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从宁波口岸“登船”,加速驶向全球?

  事实上,在去年,受场地、运力限制,新能源汽车想在宁波口岸出口,常常面临“排队堵车”的情况,企业接订单也容易受到影响。尤其因为宁波口岸的滚装码头仅有梅西码头一个,固定泊位紧缺、靠泊量小、配置舱位少,每辆新能源汽车的滚装船运输成本比集装箱运输高出2000美元左右。

  为提高集装箱方式出口新能源汽车的物流效率,宁波海关通过主动与商务、交通、港务等部门沟通,今年上半年创新推出“一站式”监管模式。

  据介绍,该模式再造了汽车出口流程,将原来的分散式作业,转变为集中车辆集港、查验、装箱和出运等“一站式”集中作业。

  “以前,新能源汽车出口要挪出仓库开展作业,车辆在装卸和移动过程中有可能会造成质损。如今在宁波海关‘一站式’监管模式下,车辆的安全性得到保障,质损减少,出口成本也大大降低。”中信港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鹏说。

  “抵港直装”作业模式则是另一大创新。

  在该模式下,新能源汽车出口时无需在港区等待装运,抵港后就可直接出运,出口效率得到飞跃式提升,汽车从集港到装船期间所耗时间缩短了2天到3天。

  宁波海关所属梅山海关综合业务二科科长孟岳洋告诉记者,“一站式”监管模式叠加“抵港直装”作业模式,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不到半个工作日,企业降本增效成果十分显著。

  以梅山口岸中信港通堆场为例,上半年,这个堆场共完成新能源汽车装箱4300多辆,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约140万元。

  下半年,宁波海关已在口岸探索建立新能源汽车集散、查验、装箱、展示、出口等一站式服务平台,持续吸引汽车产业链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支持宁波打造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之城”。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宁波;新能源汽车;出口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