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全国首个“红十字示范救护站”落户杭州亚运体育场馆群

字体:
—2023—
09/25
08:01:56
2023-09-25 08:01:56 来源:潮新闻 记者 王晨辉 通讯员 李伊平

亚运1.jpg

  9月24日上午,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的第二天,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应急救护驿站“红十字示范救护站”称号。这标志着首个国家级公共体育场馆红十字救护站正式挂牌运行。

  根据2021年4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分别签署的《合作备忘录》精神,杭州亚组委、浙江省体育局、浙江省红十字会等部门于同年12月联合印发“救在身边·亚运同行”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启动应急救护“第一响应人”行动试点工作,探索红十字服务大型体育赛事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有效路径。

  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指导支持下,浙江省红十字会携手省体育局,联动社会爱心力量,以“红十字应急救护驿站”和“红十字应救护培训基地”(以下简称“红十字救护站”)建设为载体,通过布设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救护设备、培育红十字救护师、救护员队伍、开展应急救护演练等,不断提高保障赛事活动安全、保护公众生命健康的能力。

  今年5月,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红十字救护站”投入试运行。到目前共配备AED一体机23台,SOS响应器55个,培训应急救护师7名、红十字救护员300余人,场馆群工作人员持证率达到100%,向社会招募40多名志愿者组建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已圆满完成中国足协超级杯、大型演唱会等赛事活动的观众应急救护保障任务。

  在试点基础上,黄龙体育中心牵头起草的《公共体育场馆应急救护管理规范》地方标准于8月4日正式实施。该规范明确了体育场馆救护员人数、救护站建设、应急救护设施设备配置等标准要求,是全国首个指导公共体育场馆应急救护工作的地方标准文本。

亚运2.jpg

  亚运会期间,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红十字救护站”将承担亚组委指定的官方“观众医疗服务点”职责,为现场观赛人员提供专业医疗和应急救护服务。后亚运时期,“红十字救护站”也将常态化开放,为公众特别是体育运动爱好者、场馆工作人员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在大型体育赛事期间,组织红十字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护保障。

  【潮新闻+】

  国际红十字运动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合作由来已久。延续红十字服务2008年北京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22年北京第24届冬季奥运会传统,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签署《合作备忘录》,参与杭州亚运会有关工作。

  浙江省红十字会主动融入全省亚运工作大局,聚焦“赛事侧”和“城市侧”,细化工作任务,加强宣传动员,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为保障盛会成功举办积极贡献红十字力量。全省红十字会组织开展“红十字与亚运同行”主题活动,重点围绕“应急救护护航亚运、志愿服务助力亚运、生命关爱情系亚运”三个方面,形成工作合力,做好人道服务。成立“服务亚运”红十字应急救护讲师团和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亚运场馆工作人员、赛事和城市志愿者、官方接待酒店员工等特定人员应急救护培训,培训红十字救护员15.97万人,普及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80万余人次。先后完成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大莲花)、体育馆、游泳馆和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等红十字救护站建设,实现56个亚运会、亚残运会竞赛场馆应急救护阵地和AED配置全覆盖。举办两届全省性亚运主题应急救护技能竞赛,在亚运场馆、交通枢纽、学校等场所组织开展了多场应急救护演练。各赛区红十字会协助动员招募赛事志愿者,组建应急救护、文明宣传、交通疏导等志愿服务队百余支,组织参与亚运测试赛以及马拉松等服务保障,不断积累实战经验。广泛动员红十字会员、志愿者和高校师生,参加亚运专题无偿献血百余场,动员近万人,献血总量超200余万毫升。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救护;应急;亚运;体育中心;场馆责任编辑:楼怡霖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9月24日上午,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的第二天,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应急救护驿站“红十字示范救护站”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