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亚运叠加长假,这个社区健身房掀起“运动热”

字体:
—2023—
10/07
08:06:38
2023-10-07 08:06:38 来源:潮新闻 记者 王波 共享联盟•东柳 陆婧楠

  10月6日,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当不少人还在返甬途中时,从亚运赛场上传来喜讯,在女子龙舟1000米直道竞速赛中,宁波运动员丁思洁、孙阳和队友一起,为中国队拿下一枚金牌。这也是宁波选手在本届亚运会上获得的第14枚金牌。

  伴随着亚运会叠加效应,注定,国庆长假,运动健身成为风潮。宁波作为本届亚运会协办城市,处处“亚运味”,满城“运动风”,在全民运动风劲吹之下,不少市民拒绝躺平,体验运动健身所带来酣畅淋漓的快感。

  这不,在鄞州区东柳街道锦苑社区的智慧运动健康中心里一片火热,市民纷纷前来运动健身。

  记者在中心看到,前来运动的居民还真不少,“运动达人们”也正酣畅淋漓地锻炼着。工作人员介绍,因国庆、中秋双节重叠,中心闭馆休息了几天,10月3日才开馆,当天就迎来了超60位居民前来运动健身,其中还不乏一家人。

  市民陈俊皓告诉记者,假期间,相比吃吃喝喝,一家人来健身房运动一下,通过健身调整身体和精神状态,是蛮好的选择。

  数据显示,截至到6日中午,长假期间中心接待了近300位市民前来打卡健身。而自今年6月投入试运行以来,中心已服务13000多人次。

  然而,这个开在社区里的健身房,为何受到居民的热“宠”。

  这还得从锦苑社区说起。

  锦苑社区是一个房龄超过20年的“中年型社区”。“我们社区老年人有近1400名,由于缺少公共运动空间,以往老年人运动大多是散步。”社区党委书记程燕说,不只是老年人,社区里的年轻居民对于健身的需求同样很旺盛。

  随着越来越多人健康意识的提升,身体健康、体质优良已是全民的共同追求,全民健身也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主动健身日益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根据浙江省体育局发布的《2022年浙江省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宁波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32.27%(不含学生),位居全省第一。

  以社区为“圆点”,以民生需求为“半径”。随着社区成功创建为浙江省第三批未来社区,东柳街道通过空间腾挪,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创新建立800平方米的智慧运动健康中心,打造5分钟健身圈,实现老年人、中青年、少年和残障人士全覆盖。

  走进智慧运动健康中心,一楼便是“长者运动健康之家”。这个转为老年人开设的健身房,全部健身器材都是经适老化要求研发,并且中心还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检测、科学指导、器械锻炼、运动方案制定以及专人健身指导等“一站式”运动康养专业服务。同时,在中心二楼开设了适合年轻人的“百姓健身房”和青少年体适能中心,由智慧有氧健身、力量训练器材以及自由力量训练器械等组成。

  “这个地方真不错,离家近,设施又都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刚体验完健身房的居民戚素琴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智慧运动健康中心里的“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和“百姓健身房”以月卡99元、年卡500元的公益价向居民开放,让居民以低廉的价格享受到高品质运动健康服务。

  “我们希望通过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将高品质的体育公共服务向全人群、全周期延伸,为居民提供家门口便捷、精准的全民健身健康场所。”东柳街道党工委书记董家俊说道。

  作为宁波首个“全人群健身房”,东柳街道智慧运动健康中心也引起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关注。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国永来到智慧运动健康中心调研,对中心服务、运营等给予肯定。

  如今,打造社区运动健康生活场景,已成为众多社区面临的问题。项目运营方表示,接下来将在宁波更多的推广复制这样的模式,为居民提供家门口便捷、精准的全民健身健康场所,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实实在在的健康服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健身房;健康中心;全民健身;居民;健身责任编辑:楼怡霖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10月6日,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当不少人还在返甬途中时,从亚运赛场上传来喜讯,在女子龙舟1000米直道竞速赛中,宁波运动员丁思洁、孙阳和队友一起,为中国队拿下一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