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辽宁妈妈拿着“夸孩子神器”对着念,称孩子学习的劲头一下上来了!这事还上了热搜,网友对此评论道,“鼓励果然是最好的教育”。
“夸孩子神器”指的是最近比较流行的“夸孩子100句话”,比如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相信你一定能搞定这道题目!” “你的努力和坚持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你的进步真是让我感到骄傲!”……这些夸奖的话被整理成“100句夸娃模板”。
一些网友纷纷留言,打印下来,真是太需要了;也有一些网友说,简单几句夸奖,根本没什么用。
对于孩子来说,真正有效的鼓励教育是什么?
这事也在杭州几个家长群里引起了讨论。
网络截图
孩子喜欢被夸奖吗
初中女生:我只觉得我妈有点烦
据报道,辽宁这位妈妈很认真,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夸孩子神器”对照着念,孩子学习的劲头一下就上来了,嘴里还不停说道“谢谢妈妈的鼓励”。
网络截图
潮新闻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到“夸孩子神器”100句,列举其中的几句——
这是你做的?你太让妈妈不可思议了!
你就是一个宝藏男孩,总是给妈妈惊喜!
别急,一步一步来,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你进步的真快,超乎妈妈的想象!
网络截图
孩子们是否喜欢这些“甜言蜜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感受不太一样。
学龄前的男孩频频点头:“我喜欢被妈妈夸奖,因为妈妈喜欢我。”
上初中的女孩却不以为然,如果做一道数学压轴题正焦灼时,妈妈再“多嘴”的话,就会不甚其烦。“有些数学题死磕不下来,不是轻飘飘一句‘你一定可以做到’,就可以自我精神胜利的。我妈老这么说,我觉得好烦。”
“孩子不管如何装作不在乎,其实还是喜欢得到夸奖的。”杭州的王女士说,孩子这次期中考试,科学进步比较大,老师不仅夸奖几个进步的同学还给每人兑换了一杯奶茶,开心得很,“那天我不在家,他还打电话给我要不要留一半奶茶给我”。
王女士认为,家长照本宣科念一些夸奖的话,效果很有限。可以多跟老师沟通,让老师给孩子具体真诚的夸奖,这样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也可以将平时老师对孩子的正向反馈,用适当夸张的说法转述给孩子,表达老师对他的认可和期望,这样夸奖的效果会更好。
夸还是不夸
家长:这事没那么简单
网络截图
“100句夸娃模板”神器的出现,且冲上热搜,说明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鼓励式教育。
杭州的丘女士是“80后”,家有二宝,她仔细研究过“夸孩子神器”,差一点就打印了。回想自己的父母辈都是打压式教育,大多时候居高临下教育、批评孩子,比较吝啬夸奖,到了她们这一代,更加倡导鼓励式教育,为孩子成长营造一个相对愉快的氛围。
“教育中,我几乎不打骂、责怪孩子,大都是通过鼓励、引导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在孩子取得成绩时,给与认可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希望能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丘女士说,先学会表达爱,再跟孩子说规则,温柔且坚定的方式,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90后”家长程先生认为,教育“双减”之后,效果逐渐显现,但是“卷”的氛围依然存在。尤其是课后作业是“一座大山”。围绕这座大山,家长和孩子不经意间成了“敌我”矛盾了,适当运用“夸孩子神器”可以缓解,让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更加融洽,作为家长是非常支持的。
“但是和吃药打针一样,会有抗药性。这种做法也是治标不治本,短时间可以缓解,一段时间后,孩子还是会回到以前的状态。”程先生觉得,归根结底,家长要修炼好自己的“内功”,从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态度入手。
高中女生徐妈妈对这些夸奖不置可否:有时候,鼓励、赞赏的话说了一大堆,孩子根本不为所动。想想也是,数学题摆在那里,做不出就是做不出,“你可以的,我相信你”说出花来都没用。“都说高中家长卑微,其实是高中孩子压力很大,家长学业上能帮到的几乎没有了。当然,任何人都是喜欢被夸,只不过你夸高中孩子怎么夸,就要好好想想了。”
徐妈妈认为,踏踏实实的行动,实实在在把问题解决了更重要,帮助“孩子真正做到了”,才能建立起真实的信心。
教育没有万能模板
亲子关系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100句夸娃模板”不是教育的统一“说明书”。
网络截图
杭州启正中学一位语文老师告诉潮新闻记者,真正有效的鼓励式教育,应该有真情实感的投入,也要对夸奖的边界有所把握。
“夸孩子的话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孩子的表现来变化。重要的是,要真诚、具体,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肯定。”当然,鼓励式教育不只是简单几句夸奖就能够实现的。这种“鼓励”首先需要父母和老师,从内心深处接纳孩子、认可孩子,并理解、尊重、信任孩子。
像“100句夸娃模板”这样的模板,总感觉少了几分真情实感,长期使用模板化口号一样的夸奖,并不会真正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鼓励和批评一样,大都属于外部评价,长期只接受夸奖的孩子,可能会过度依赖,不利于发展孩子的自主性。”这位老师说。
一位从事心理学的“天文妈妈”发文说,现在的孩子不是受到的关注不够,而是受到的关注太多。常能看到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好像这孩子无论做什么,周围总有一群举着双手、随时准备鼓掌的成年人。
教育以及亲子关系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
其实,过分积极地表扬、夸奖,反而可能变成一种阻碍。我们只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回应就好。如果无法觉察,不如多用非语言信息,来传达对孩子的欣赏,就让我们带着满心喜悦望着孩子吧。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