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1日讯(记者 李娇俨 宋彬彬)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
乌镇,茅盾文学奖之夜落下帷幕,茅盾文学周也在20日结束。回顾这短短六天,记者在此看到了形形色色与茅盾文学奖有关的人和作品,思绪万千:今天,茅盾文学奖究竟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文学之力
塑造精神世界
茅盾文学奖,不仅在当代文坛留下深刻的印记,也刻画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和精神底色。
冬日的下午,乌镇木心美术馆的水平台周围聚满了人群。《茶人三部曲》中,主人公杭天醉为红衫儿起名“小茶”的一幕,正由两名青年演员在这儿生动演绎着。
台下,钟女士一家四口看得津津有味。原来,家住桐乡的钟女士,听闻乌镇开启了茅盾文学周,便立刻在网上预约了这场文学朗读活动。“我的两个孩子正在上小学,最近在课堂上刚好学习了茅盾先生的散文,她们很感兴趣,我就带孩子们来接受文学的熏陶。”钟女士告诉记者。
实际上,这几天在乌镇,随处可见的不只有五彩斑斓的文学周宣传条幅,还有无数感受过文学的力量,心向往之、慕名而来的读者与观众。
水波粼粼,江南的冬天已有微微凉意,眼前这条大排长龙的队伍,却丝毫没有解散之意——这里举行的,正是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签售活动。
41岁的卢刚是一名药材商人,他捧着一本厚厚的《雪山大地》,排在了长队的末尾,不紧不慢地等待着属于自己的签名。在他手机的“我的阅读”标签里,收藏着34本已经读完的名著,其中一部分就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很多书我已经读了好几遍,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体会。”卢刚说,第一次读茅盾文学奖作品还是在1999年,当时他在念高中,学习成绩不理想让他日渐沮丧,身边的好友知道他爱读书,便把《平凡的世界》拿给他看。“整本书通读下来,我感受到一种鼓舞,激励着我要发奋读书,改变命运。”他说。
大学毕业后,卢刚与药材行业结缘,平日的阅读积淀,让他较容易地进入了中药材书籍的世界。如今,每一年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他都要买来慢慢通读。文学,为他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某种意义上,茅盾文学奖正以其感召力和引领力,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着影响。
一组数据能让我们看得更加鲜明。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报道,8月11日茅盾文学奖结果公布后,《本巴》的样书忽然一本都没有了,译林出版社迅速加印了10万册;据当当网公布的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销售数据,获奖作品公布后,5部获奖作品在当当网的销量出现大幅增长,《千里江山图》环比涨幅达24倍,《雪山大地》环比涨幅达30倍,《回响》环比涨幅为8倍,《宝水》环比涨幅为3倍……
读者热捧的原因,在于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展现的是时代精神的高度,书写的是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因此,即使是由严肃文学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也能不断在互联网和年轻人当中,掀起一波波讨论的热潮:由麦家的《暗算》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电影,依然是各大影视UP主的“流量法宝”;由梁晓声《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创下了央视近5年电视剧平均收视率新高,并在网络上收获爆棚口碑……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这是巴尔扎克对小说的理解。了解代表着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实际上就是了解中国人心灵的沧海桑田。这些作品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当我们品读他们的故事,看到的也是自己的模样。
文学桂冠 激励创作攀峰
茅盾文学奖用文学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渴望踏进文学殿堂的人。
距离茅盾文学奖初设,已过去四十余年,但它的影响力经久不衰,与日俱增。在创作者的心灵世界里,作为中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就像一顶文学的桂冠,激励着中国作家,不断创作出精品力作,攀登写作的高峰。
任何一种值得珍视的人类成就,都需要创造者为自己划定边界、全力以赴。顶尖作家齐聚乌镇,在茅盾文学周大大小小的创作论坛上,他们展现出了要写出优质文学作品的坚定目标和探索方法。
用脚力,有人可以踏遍所写的乡村。
作家乔叶戴着黑框眼镜,说起话来十分温柔,但谈及创作,却表现出不一样的坚持。一花一世界,《宝水》作者乔叶说:“我希望在这个小村庄里,从文学层面对自我来时路、对故乡生活经验达成一种总体性的观照和认识。”
创作前进行素材积累时,乔叶用了七八年的时间来“跑村”和“泡村”。“跑村”就是拓宽素材的广度,尽量多地去不同的村子走访,积累乡村样本。“泡村”就是长期深扎,观察某几个村庄。这期间大量鲜活的乡村经验扑面而来,热气腾腾的,鲜活而生动,才有了《宝水》这样映照“山乡巨变”,为乡土书写打开新空间的小说。
去创新,有人用它赋予文艺的生命。
作家东西说,《回响》创作之初,他只是想写一个情感故事,但怎样才能写出新意?“推理”是东西找到的第一个突破口。他选择把惯性写作与推理小说打通,不仅要有推理的外壳,还要有推理的实质。他还在写作中研发新词,用心理学知识写出心灵的丰富,比如心理远视症、简幻症、晨昏线伤感时刻等,概括总结某些心理现象。
在东西看来,创新应当贯穿创作的始终。只有大胆探索,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宽题材、内容、形式等上发力,让写作技术和艺术理想融合,才能让作品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更有旁观者,看见了文学的源泉。
茅盾文学奖评委刘建东从此次获奖作品中、从每一个故事中,“听到了时代列车快速前行的声音,看到了作家们为新时代描摹出的动人画卷”。
刘建东认为,文学是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最敏锐的感知者,是历史进步的积极参与者。新时代的作家应当像柳青、周立波那样,时刻保持谦虚的姿态,永远做人民的学生,把文学之根扎在现实生活当中,扎在人民当中,用沉甸甸的艺术之笔,写下人民的期盼和愿景。
茅盾文学奖的文学追求,正是人民性、创新性、时代性的统一。日新月异、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激荡着人们的创作热情与灵感,互联网、新媒介的普及应用、文学传播和出版的便捷多元,又给予创作更多的展翅空间。
我们相信,终会在乌镇见证新时代文学的荣光。
文学创新 思索与脚步不停
茅盾文学奖鼓励探索和创新,激发了作家们的创新创造活力和攀登高峰的勇气。
在接过茅盾文学奖荣誉的那个夜晚,作家杨志军说:“对登高望远的热爱,时刻伴随着我们对陨落与滑坡的警惕。写作者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永远的攀登者。”
这句话,是对每一位追求进步、常备不懈作家的写实。当这种集体心理投射到茅盾文学周上,我们就能看到作家群体对时代变化的细密关照。具体而言,就是一个个创作论坛的名字:
“新时代文学跨界传播论坛”“短视频时代下,长篇文学应该去向何方?”“影视改编作为文学的推广者”……
我们能从中找到两个关键词:融合和科技。
文学从来不是孤独的,正如改编影视作品对文学的助推,近年来,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媒介,让文学的跨界更加多元。
《二〇二三抖音读书生态数据报告》显示,过去1年,抖音平台上时长超过5分钟的读书类视频发布量同比增长279.44%,读书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65.17%,直播观看人次则同比增长近1倍。互联网平台带动、激发了广大网友畅读文学的热情,也推动作家、作品与读者多向交流,实现文学“破圈”传播。
然而,这也带来了全媒体时代令人应接不暇的信息洪流。文学创作者和传播者会如何应对?
记者在作家身上看到了一种泰然自若的自信。面对提问,乔叶说,“提供质量上乘的作品,才是我能做的事情”,作家马金莲说,“踏踏实实把作品写好才是关键”。
正是有扎实的根基为后盾,作家们才能展现出更为开放包容的、拥抱新媒介的态度。在日益丰富的传播格局中,他们选择活跃地、敏锐且充分地发挥优质文学的作用,让自己的创作成果能够在多元文化生态中得以更好流通,更好地放大价值——让文学为整个文化生产提供新的燃料。
另一个触动每个人的话题,是AI写作小说。
从ChatGPT引发全球注意的那一天,就有人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内容生成潜力。据长江云新闻报道,一位80后女程序员利用AI辅助,半年内与网络小说平台签约16本小说,评价最高的一本甚至得到了8.2的网友评分。
在茅盾文学周的现场,有作家使用过AI写作小说,也有人从未尝试过,他们的态度或悲观或乐观,“AI没有人类的情感,不可能写出真正的小说”“我了解到AI正在快速的进化,有一天作家或许真的会被取代”……
但在其中,记者又看到了一种属于人类的理性态度。
作家石一枫说,“我相信有一天AI写作会让小说家消失,但我更关注的是消失的过程”。比如,第一个阶段,当AI一天能生产一百本小说,但质量平庸时,它会先“消灭”那些毫无创造力、只会一味模仿的边缘作家;第二个阶段,当AI能够创作出质量上乘,堪比茅盾文学奖的小说,但人们依然将它看做机器时,作家写的小说会像工业时代的手工制品一样仍有吸引力,因为人能够与人共情;第三个阶段,当我们重新审视具有AI,将它看做具有情感的新生命时,小说家的“手工优势”也消失了,但这何尝不是一种进化?
思索之中,我们期待,文学的未来。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