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华夏5000年,悠悠长河耀星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尽管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是国内惯用的说法,但由于缺乏实证,国际上公认的中华文明起源始终是距今约3500年的殷商时期。
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获得评委全票通过,被收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良渚作为中国长江下游地区5000年的古代文明,获得了国际考古学界的认可。中华文明的起源上溯到5000年,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良渚,成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一个成功的案例。那么,良渚文化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在中华文明中处在怎样的地位?申遗成功是不是意味着良渚遗址考古工作的终结?一起来听听良渚遗址考古主持者刘斌的讲述。
“良渚古城的发现,意义堪比殷墟”
【十年前,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立项之初,良渚遗址就被列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得到重点关注。2019年7月6日,良渚遗址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被评委全票通过,申遗成功的那一刻,刘斌在现场。“良渚穿越了5000年光阴才来到我们面前,还是以在全世界颂扬的方式,我深切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记者:最近,良渚考古又有新发现,在位于浙江湖州雷甸镇杨墩村的中初鸣制玉作坊遗址群小桥头遗址点考古发掘现场,出土了保存较为完好的良渚时期人骨,据推断为制玉作坊的工匠。这说明什么?
刘斌:玉是良渚时期器物的一个典型代表,制玉工匠的出现说明当时已经有了明确的社会分工。但玉料来源于何处,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个未解之谜,需要我们继续破解。在良渚古城里,无论是春雾弥漫,还是冬雪茫茫,每天的清晨和傍晚,我都会登上大莫角山,在这里我能感受到与5000年前先贤的一种连接。我时常会想,5000年前的朝圣者,他们会从哪里进入古城?他们会从哪里登上莫角山巍峨的宫殿?
记者:对于许多普通公众来说,是在三年前良渚申遗成功后才开始认识它。作为良渚遗址考古的参与者与亲历者,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叙述一下,良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刘斌:良渚遗址面世后,国内外考古界很震撼,有些专家直言,“良渚古城的发现,意义堪比殷墟”。为何这么说?
良渚遗址以环太湖地区为中心,北跨长江,南至浙南地区。首先,从规模上看,良渚古城是一个具有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外围水利系统四重结构的庞大都邑。良渚古城内城有300多万平方米,加上外郭城有63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8个紫禁城。其次,从文化上看,良渚是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通过考古挖掘,得知在这个水乡泽国里生活的良渚先民,生活方式里饱含着江南人的精致考究——饮食品类较为丰富,有水稻、菱角、莲子、猪肉、鱼、虾等主食和肉类,桃子、李子等水果;社会分工也较为发达,城内除了统治者,还有从事玉器、陶器、漆器等制作的匠人等等。另外,良渚文化晚期及之后的龙山时代,良渚人发明的玉琮等向北传播到了西北,南到广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明从多元到一体的过程。
记者: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先生曾提出“满天星斗”论。5000年前,中华大地上存在着发展水平相近的众多文明,如同星罗棋布。然而,为什么说良渚文化才是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实证?
刘斌:人类在地球上存在已有600多万年,直到距今10000年左右才进入新石器时代,5000年前左右进入国家社会,其间涌现出无数灿烂文明,真可谓是“满天星斗”。但是,考古学是讲究实证的学科。之所以说良渚是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实证,主要是因良渚遗址保存完好,考古认识较为充分。良渚的墓葬所反映的等级、玉器所反映的权力与信仰、玉器加工所反映的生产的复杂性,以及良渚古城与水利系统等大型工程所反映的城市规划、社会分工与大规模社会组织等,足以证明其背后的社会形态绝不亚于古埃及。稻作农业和临水而居、水路交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则向世界展示了最早的江南,中国长江流域的文明模式。
记者:以人们惯常的思维里,文明的三要素似乎是青铜器、文字和城市。刚才,您提到了良渚是一个国家社会,是否说明,在您的评价体系中,国家才是文明形成的标志?
刘斌:关于文明形成的标志,国内外看法不完全一致。我和著名考古专家、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有过愉快的合作,他说,文明的标准要因地而异。考古意义上的“文明”,指人类已脱离野蛮、愚昧状态,产生了国家。良渚古城发现后,有60多个国家的考古专家到过良渚,看到这么大的古城规模,大家都惊叹:“这么大的遗址,若不是国家,什么是国家?”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这也是我国考古界比较流行的说法。
记者:怎样看待良渚申遗成功,在国际考古界的意义?
刘斌:10年前,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立项之初,良渚遗址就被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得到重点关注。那时,距离在良渚挖下第一铲,已经过去70年的时间了。从20世纪30年代起,几代考古学家薪火相承,在良渚进行了艰辛而不倦的探索。也是缘于此,2019年7月6日,良渚遗址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申遗成功的那一刻,我非常激动。良渚穿越5000年向我们走来,它的名字在全世界颂扬!我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自豪,也特别想与我们的祖先对话。我当时在现场写下一首诗,“今夜我在巴库/傍晚/你站在良渚王国的圣殿上/夕阳穿过百丈岭的上方/神鸟在天空上留下飞翔的轨迹/彩云如同镶了金边的衣裳/是你穿越了5000年光阴/还是我走过了几万里山河……”
在国际考古界,将对文明的探源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只不过,此前国际学界普遍认为,中华文明源起于距今3600年到3500年的殷商时期,排在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哈拉帕文明之后,是四大文明中时间最晚的。良渚打破了这个观念,在距今5000年左右同步进入了国家文明社会,树立起一个东方文明社会的标准,标志着中国和世界其他早期文明一样,在距今5000年左右同步进入了国家文明社会。
先人的文化与精神
早已渗透进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
【从2020年开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入了第五阶段,良渚的考古工作也依然在深入。只有在一个大的时空框架中,才能令我们清晰地感知所在时间的坐标、空间的目标和文化的坐标。】
记者:最近,您出版了新作《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书中详细地回顾了良渚遗址挖掘的历程,这个历程可以总结为哪几个关键节点?
刘斌:良渚遗址的每一个发现,都凝结着一代代考古人的心血。从开始挖掘到现在,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关键节点:1959年,良渚文化被正式命名。1986年,浙江考古工作者们第一次发掘到良渚文化的高等级墓葬——反山。反山M12出土了迄今为止个头最大的玉琮和玉钺,被称为 “玉琮王”和“玉钺王”,这改变了考古学家对于良渚玉功能的认识,第一次让考古人看到“文明的曙光”。1996年,国务院批准良渚遗址(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我们在瓶窑葡萄畈遗址高地西侧发掘时,发现了一条良渚文化时期的南北向壕沟,壕沟内有较厚的良渚晚期堆积。我做了局部解剖,判断这应该是堤岸的地基,这显然是一块人工开采的石头,它来自哪里?以此为灵感,苦苦追索后,在2007年找到了已被掩埋4000多年的良渚古城。从2009年到2013年我们又找到迄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记者:完成了文明溯源的重任,良渚的考古工作是否也接近终结了?
刘斌:良渚遗址是中华探源工程启动之后的成功案例之一。从2020年开始,“探源工程”进入了第五阶段,良渚的考古也还在深入。因为还有许多待解之谜。例如,玉料的来源、陶窑和集中制陶的作坊还未发现;玉器和石器等是专门化生产的,它们又是如何传播与分配的;良渚玉是如何传到陕北等地的……从总体上来说,未来的良渚考古是向微观与宏观方向发展。
记者: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让我们知所从来,也是哺育我们走到今天的源泉。您如何看待文明的传承?
刘斌:只有放在一个大的时空框架中,才能令我们清晰地感知所在时间的坐标、空间的目标和文化的坐标。自良渚以来的几千年里,不管时代怎样变化,先人的文化与精神早已渗透进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现在,我们设立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每年吸引上百万访客参访。大家前来瞻仰先民生活形态,从中汲取古代文化中的智慧和审美,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文化自信。只有懂得了过去,才能更好地珍惜当下与规划未来,让祖先的创造在我们的手铲下再现昔日的辉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