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为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2023年我省纪检监察工作综述

字体:
—2024—
01/14
06:17:42
2024-01-14 06:17:42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戴睿云 通讯员 林星 庞东妮

  浙江在线1月14日讯(记者 戴睿云 通讯员 林星 庞东妮)岁序更替,华章又新。

  重温2023年,最令人难忘的一瞬定格在金秋: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第六次赴浙江考察指导,赋予浙江“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新定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新使命。

  这一年,“浙江记事簿”写满实干争先:大力实施三个“一号工程”,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杭州亚(残)运会精彩纷呈,惊艳世界……

  在浙江感恩奋进的大场景中,纪检监察铁军忠诚担当、有力护航。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政治监督坚定有力

  全力护航中心保障大局

  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浙江见行动。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政治监督根本任务,忠诚履职、担当尽责、敢善斗争,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一年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聚焦省委三个“一号工程”等五大监督重点,以“小切口”选题,“一盘棋”联动,“清单化”督改,“闭环式”管理,紧盯不放抓到底,推动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去年9月亲临浙江考察时赋予浙江的新定位新使命,纪检监察机关逐项细化监督任务和责任清单,压紧压实责任链条,推动各地各单位不折不扣抓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严防偏差走样。

  一场亚运盛会,携新时代清风,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11419次督导检查,5142个问题整改,128项制度完善……纪检监察机关在亚运监督工作中勠力同心、攻坚克难,为办成一届集中展示大国风范、浙江风采的体育盛会提供坚强保障。

  巡视巡察利剑更光更亮。一年来,全省组织开展2轮巡视,并通过“巡审联动”“常专结合”“上下联动”等方式开展乡村振兴领域、安全生产领域专项监督,共巡视党组织85个,发现突出问题3336个。与此同时,浙江还首次对9个设区市的纪委监委、党委组织部开展提级巡视。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再次强调,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一年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将“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摆在政治监督的突出位置,以“五张责任清单”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对关键少数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担当地方治理责任等情况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提醒抓实抓细,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

  永远吹冲锋号

  守护政治生态绿水青山

  “湖州市南浔区发改经信局投资科原干部孙东晖违规收受礼品”“嘉兴市嘉善县大云镇原副镇长吴端兴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2023年12月30日,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了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这样的通报在每个重要节点都不会缺席。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纠治“四风”永不止步,浙江持续释放严字当头、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指尖清风带来工作新风。一年来,浙江持续深入推进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通过对纳入整治的政务应用分层分类删减取消、整合兼并、优化提升,真正把数量降下来,质效提起来,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这一年,浙江连续第三年开展的全省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关切民生,回应期待。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追着群众呼声治顽症,通过“百姓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聚焦噪声污染、老旧小区改造监管不到位等老百姓急难愁盼的十大突出问题,深化专项治理,解决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党员干部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到推动开展全省“公务餐”改革试点,从为基层减负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整治到持续擦亮具有浙江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浙里廉风”廉洁文化“金名片”……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纠树并举,以钉钉子精神,夯实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浙江堤坝,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以零容忍的决心态度推进反腐败斗争。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有案必查,深入开展金融、国企、高校、粮食购销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配合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对重点领域深挖严查。针对招投标领域点多面广、违纪违法行为较为隐蔽的现实情况,紧盯串标围标、虚假招标、资质挂靠等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整治,形成强烈震慑。紧盯新型腐败、隐性腐败开展专项治理,一年来,查处新型腐败、隐性腐败问题比上年增长50.6%。持续开展“天网行动”,全省共追回外逃人员159名,其中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14名。

  一年来,正风肃纪反腐工作高质量发展指引更加明晰有效,反腐败工作思路举措更加科学严密。持续擦亮派驻监督“探头”,派驻机构发现问题更加有力有效,着力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数字监督更加精准高效……体制机制的完善和科技手段的赋能,让反腐败的铁拳攥得更紧、威力更大。

  勤廉并重导向鲜明

  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既坚定惩治妄为不为者,也坚定支持实干奋进者。

  这一年,浙江打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组合拳”,持续强化党员干部“干净加干事、干事且干净”的勤廉追求,推动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健全容错纠错工作机制,常态化澄清正名,严厉查处诬告陷害,开展“暖心回访 激励有为”专项活动……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实施一系列举措,推动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2023年6月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是“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打造勤廉并重的新时代党建高地和风清气正、奋发进取的政治生态”。会上,对如何实施容错纠错,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权威回应。

  为了推动容错纠错落实落地,省纪委监委会同省委组织部出台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明确可以容错和不予容错的具体情形,一年来共实施容错纠错241起,为393名党员干部免责减责,切实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

  近日,杭州“澄清门下道澄清”现场会在建德市梅城镇澄清门召开。这里是全省较早探索开展澄清正名工作实践的地方之一,在这座富含澄清仪式感的古城门下,持续释放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强烈信号,形成了“古有墙外辨是非,今有门下道澄清”的时代新景。

  扶正必须祛邪,激浊方能扬清。省纪委监委推动澄清查诬一体发力,制定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正名和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两个实施办法,在全省组织开展集中澄清月活动,联合公检法司等部门加大对诬告陷害行为的打击力度,还蒙受错告诬告的干部清白,向“泼脏水”的行为坚决“亮剑”。一年来,全省共为2244名党员干部和200个党组织澄清正名,查处诬告陷害100起134人。

  监督执纪有力度更有温度。2023年以来,全省开展受处理处分干部“暖心回访、激励有为”专项活动,共回访14995人,实现解心结、鼓干劲的良好效果。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再出发之年。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奋楫扬帆、忠诚履职、赓续前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纵深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新时代勤廉浙江建设,为我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纪检;监察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