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外国网友加入“求爆改”队伍,“听劝”的风为啥越吹越盛了

字体:
—2024—
02/24
08:30:37
2024-02-24 08:30:37 来源:潮新闻 执笔 徐添城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年轻人过去主打“叛逆”,现在却自称“听劝”。

  你是否也留意到,在各类社交平台,打着“听劝”标签主动晒照求形象“爆改”的网友越来越多:“不玻璃心,大家帮我看看问题出在哪儿?”

  而在他们的评论区,来自五湖四海的“锐评家”和“改造师”纷纷现身,他们用或犀利或温和的语言提出建议。要是碰到热心的,还会不定期蹲点评论区“催交作业”。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被中国网友掀起的这股“听劝爆改”风,如今有了吹到国外的趋势。

  这段时间,不少外国网友出现在小红书等平台,他们“依样画葫芦”举着“听劝”的牌子,用翻译器表达着自己的改造需求,寻求中国网友的建议。

  中外年轻人,为什么开始热衷听劝了?

部分来自外国的小红书博主发布的“听劝”帖。

  “求爆改”的风吹到了国外

  1月28日,16岁的墨西哥女孩索菲亚(Sophia)在小红书上发布了第一条“听劝”帖。在这条小红书中,她一共上传了四张照片:三张脸部特写,一张全身照。借着翻译器,她表达了自己的诉求:想要寻求时尚和美容建议。文末还特地补充了一句:“我不玻璃心”。

  爆照,机翻文字,“听劝”标签,这套“三合一”组合就像一组默认“公式”正在被广泛应用。是谁在教外国网友来中国社交平台进行形象改造?

  “有中国网友前段时间在网上发布了一些视频,视频中贴出了不少普通人改造前后的照片对比,变化之大令人惊讶。”索菲亚告诉潮新闻记者,自己就是看到了相关的视频,才决定来相关平台注册账号试一试,“根据那些视频博主们提示的内容,我加上了‘听劝’‘不玻璃心’等标签,希望能得到更多中国网友的关注。”

  素人“听劝爆改”这股风,确实在国内吹了许久。起初,是几名自认“其貌不扬”的网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上网寻求建议和帮助。比如“小艾同学”。

  2021年12月,“小艾同学”在小红书上发布了一张自己认为还不错的个人照,称“找不着对象”,想让大家帮忙看看问题出在哪。

  在这条小红书的评论区,数千名网友给出了回复,这其中,既有对其形象的挖苦和嘲讽,也有中肯的改造建议。“小艾同学”接纳了友善的提议,他在之后的内容更新中,将自己做的改变一一拍照反馈给热心网友,邀请大家共同见证自己的变化。他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网最听劝”的男生。

 网友“小艾同学”发布的改造对比图。

  去年,“小艾同学”官宣了自己的女友,获得网友们的祝福。这位在“网络造型师”你一言我一语中被成功“爆改”的男孩,用自己的故事让大家看到了“听劝”的好处。也是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听劝爆改”的队伍中,他们晒出自己的素颜照,大胆暴露过去自己不愿面对的“形象缺陷”,请网友们直击问题所在。

  改造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过硬的形象审美和爆改手艺让这股风一吹吹到了外网。感到好奇的外国网友“闻讯赶来”。

  索菲亚就是其中之一。她说,自己想要听一些改造建议,是因为面对同龄人自己时常觉得不自信。在产生想要到中国社交平台爆照求改造的想法后,她第一时间征求了自己父母的意见,并得到了支持。

  索菲亚觉得自己的这次尝试很有意义。在她发布自己照片的当天,几十位中国网友在评论区对她提出了改造建议。其中,不少是针对她的穿着。“大家觉得我穿得太过成熟,不符合自己的年龄,有些网友还专门贴上了他们觉得适合我的衣服的照片,我觉得很有用。”索菲亚说,她已经开始尝试一些亮色系衣服,想先从穿衣风格上改变自己的形象。“一些妆容和发型上的建议,我想等过两年再实践,毕竟我现在还是个学生。”

  精准且有用,是索菲亚对中国网友们提出的建议的评价。

 索菲亚发布的“听劝”图之一。

  “爱操心”的网友劝出了口碑

  19岁的美国姑娘康宁(Adair)在2月初加入了“听劝”队伍。为什么想请中国网友替她改造形象?面对这个问题,康宁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中国社交平台上几乎没有自己认识或认识自己的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反而能够更加直接地表达自己的困惑和需求;其二,她听说中国网友会“一针见血”点明她的问题,而在国外,她大多只能听到一些应付的“赞美”。

  犀利又专业,是大家眼中,中国网友的“业务特点”。

  来自拉美的女孩洛奇(Roki)想要征求关于皮肤护理、化妆、穿搭的建议。她对自己的长相不甚满意:“我喜欢的男孩总是看上我身边的那些漂亮女孩。”

  在爆照求改造之后,洛奇收到了近百条评论,其中,有不少网友直接将发型和妆容的修改建议通过在原照片上P图的形式直观地进行反馈,这让洛奇觉得受宠若惊:“帮助很大,她们太有爱了!”

  几天前,洛奇根据建议换上了一身新衣服去参加朋友的海边聚会,收到许多夸赞。这让她十分高兴,也再次坚定了她的决心:中国网友的劝,还得继续听。

 洛奇发布的第一张“听劝”照。

  那么,口碑颇好的评论区“改造大师”们都是何身份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提出建议的热心网友中,女大学生与女性白领居多数。

  “我平时爱刷小红书和微博,本着女生对美的交流的热情,我经常会在‘听劝’帖子下面留下自己的建议。”大学生原野(化名)说,这段时间看到不少外国网友加入到爆改队伍中,她也会积极给予答复,“也算是一种文化和审美的输出吧。”

  网友天艺(化名)是一名美妆爱好者,平日里喜欢研究各种风格的妆容,也总结了一套化妆经验。她说,自己很喜欢给随手刷到的“听劝”帖子提建议。“根据我自己的化妆习惯,我一般给网友提的都是三庭五眼部位的改妆建议,比如中庭长的就建议她们着重下眼影,眉形不合适的就帮她们P图调整眉形。”

  在天艺看来,随着“听劝爆改”的风越刮越盛,各种社交平台上确实也出现了许多打着“听劝”名号吸引流量的行为,但大部分还是单纯探讨话题的。她发现,真正奔着改造目的而来的帖子下,能聚起不少兴趣相投的网友,从而形成一个“业务交流圈”。“除了给网友提建议,我也喜欢看建议。在一些流量高的帖子下面,我还会把自己的妆后照片发在评论区,希望得到更专业的网友的改妆指导。”

  有网友笑言,真正专业的改造大师,最终会在“听劝”帖的评论区相遇。

 热心网友在评论区积极提建议。

  “听劝热”的背后是什么

  在小红书发布的《2023“生活趋势”观察报告》中,“听劝”“citywalk”“显眼包”是当年度的三大话题顶流。根据官方统计,2023年,在小红书上,每一篇关于“听劝求助”的笔记,平均都会收到43.9个陌生人的善意回答。“听劝”,被认为是一个“最适合众筹”的话题。

  “听劝”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除了妆容、穿搭,网友们还开始征集关于房屋改造、户外旅行等方面的建议。今年开年初,各地文旅部门“听劝”吸引游客的话题,也多次登上热搜。

  领域越来越宽,影响力直达国外,“听劝热”的背后体现的是网友们怎样的心理?

  浙江大学教授、心理学专家徐琴美说,从小红书的“听劝”案例来看,不乏有为了吸人眼球、涨粉的“功利行为”,但也有不少是真正为了改变自己形象而做出的尝试。年轻人开始“听劝爆改”,其实是他们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年轻人渴望成为更好的自己,关乎其自我价值感,而理想的身体自我是自尊心的重要来源,是年轻人非常关注的。重塑身体形象是爱美之心的一种表现。”

  网友们晒出“听劝”前后对比图。

  来自绍兴的心理咨询专家王乐怡有着20余年青年心理咨询经验。在她看来,国内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正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记录美好生活的重要阵地。在这些阵地,大家通过网络碰撞价值观,主动寻求相对平等的互动方式。“听劝”,就是一种新潮的互动方式。

  “‘听劝’,其实是一种邀约。”王乐怡说,当代年轻人,正学着用更开放的心态去展示自己,从而换取关注。“我认为‘听劝’是年轻网友求关注的一种具体表达形式,他们希望更多人看到自己、督促自己,并在这份‘瞩目’中让自己变得更美、更好。”

  对于越来越多外国网友加入“听劝”阵营,王乐怡认为,这是中国青年审美和互联网文化正面输出的结果,我们应该接纳友善的外国网友一同进步。

  也有相关人士认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年轻群体中刮起“听劝”风,也是“叛逆”的一种表现形式。过去年轻人不爱听大道理,大多是因为许多年长者的想法和要求与后辈的认知不同,易产生观念和行为上的分歧。而现在他们主动在网络上“求劝”,也是表达了自己愿意接受符合自身需求的建议的态度。这恰也是年轻一代个性的体现。

  “听劝”风未来还将吹到何处?或许,我们可以期待一下“叛逆”的年轻人们接下来的新玩法。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社交;形象;外国;听劝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年轻人过去主打“叛逆”,现在却自称“听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