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浙江省朱鹮抢救保护基地传来好消息,人工繁育的朱鹮种群产下龙年首枚蛋,拉开了2024年孵化季的序幕。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浙江省朱鹮抢救保护基地的人工孵化室,室内窗帘遮掩,光线稍暗,此时孵化器正在安静地运作,为朱鹮蛋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基地工作人员袁李莹介绍,这枚朱鹮蛋编号为14-1,来自14号笼第一个窝,当天早上8时零9分经巡查后发现,重量为84.1克,略高于朱鹮蛋的平均重量,意味着这枚蛋在母体内发育得更充分。
“朱鹮产蛋的时间一般在3月15日左右,今年3月10日我们就开始留心观察朱鹮的产蛋情况。”袁李莹介绍,朱鹮一旦产蛋,会转移到孵化器等设备中,保证孵化期间的温度和湿度,经过大约27天至28天的孵化期,小朱鹮就会破壳而出。
朱鹮有着“东方宝石”的美誉,是世界上最濒危鸟类之一。2008年,德清县从陕西引入5对朱鹮后,与浙江大学合作在下渚湖开展“朱鹮易地保护和浙江种群重建”项目,先后攻克了饲养、繁育、野化等技术难关,目前,德清朱鹮种群数量已达761只,成为全国最大的朱鹮人工繁育基地。待孵化季结束,该基地朱鹮种群数量预计可突破800只。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朱鹮;孵化责任编辑:阎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