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劳模风采丨陆锋: 扎根一线 守正创新

字体:
—2024—
05/14
10:55:02
2024-05-14 10:55:02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黄心怡 袁琦

  编者按: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打造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企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劳模先进示范引领作用,“五一”国际劳动节起,潮新闻客户端联合省部属企事业工会推出“发展新质生产力 劳模先行”浙江省省部属企事业劳模先进风采展播,走近部分劳模先进单位和个人,展示他们在各自岗位创造的不凡成就,学习他们在企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崇尚劳动、创新进取的劳动精神,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出的坚定力量。让榜样照亮我们前进的路,用奋斗书写更美好的明天。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荣誉的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工程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锋。

  “实干型人才”“项目的主心骨”“只要有他在,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这些来自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各级领导和同事的信赖和尊敬,无疑是对陆锋爱岗敬业精神的最好认可。

  2001年3月,陆锋取得浙江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随即作为优秀人才被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聘用。二十多年来,陆锋扎根在建筑结构设计与研究领域一线,先后在民用、工业、能源及装备等多个领域的复杂项目中不断挑战自我,攻坚克难。

  2003年,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哈动力秦皇岛出海口基地的特重型钢结构厂房设计项目。当时恰逢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迅速发展,核装备生产企业对于厂房起吊能力要求急剧攀升,甚至高达上千吨——要知道,当时普通厂房大多只能起吊数十吨装备。

  时间紧、任务重,公司“稳准狠”作出决定,将陆锋从民用项目岗位临时抽调至秦皇岛项目。在国内几乎没有任何参考资料,也没有专业设计软件的情况下,陆锋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扎根现场夜以继日地工作,采用有限元方法三维建模,优化设计方案。最终,陆锋团队完成了国内首个起吊能力达1200吨特重型大跨钢结构厂房的结构设计。

  此后,陆锋团队不断刷新我国特重型大跨钢结构厂房的起吊能力,上海电气临港基地、东方电气南沙出海口基地起吊能力达1400吨,中国二重镇江基地起吊能力达1700吨,为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核岛关键重型装备制造的自主化、国产化贡献力量。

  在陆锋的职业生涯中,像这样大型复杂的项目还有很多。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遇大范围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大量电力设备受损。为了提升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国家急需建立能模拟多种特殊气候条件的输变电设备试验站。由于试验要模拟高海拔气候条件,实验室罐体(直径21m高25m)需要抽真空及耐受-19℃低温,陆锋团队放弃专家建议的钢结构罐体方案大胆提出混凝土罐体方案,利用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及预应力技术,解决了抽真空后罐体既安全又没有裂缝难题,同时节约了大量工程造价。这份设计方案,最后落地为世界首个集模拟高海拔低气压、带电覆冰和污秽等特殊环境于一体的超大型多功能武汉特高压环境气候实验室。

  工作中的陆锋 潮新闻记者 黄心怡 摄

  “科技自立自强”始终是陆锋从业的初心与使命。项目之外,陆锋也投身科研,在公司党委领导下积极组建中国联合工程科学研究院,担任公司多个省级科研平台的负责人,带领团队围绕国家战略以及行业发展需求开展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及优秀勘察设计奖励三十多项。

  陆锋认为,自己获得的荣誉离不开公司对人才的重视与培养。多年来,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工会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始终坚持服务职工群众、服务中心工作的“双服务”原则,以打造“幸福中联、美好家园”职工之家品牌为目标,用劳模先进事迹感召广大职工群众干事,激发创业热情,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现在的陆锋已经是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但谈到那些充满挑战的重大项目时,他依旧是那个两眼发亮、干劲十足的“陆工”。

  “我觉得我很幸运,能够把个人成长和公司发展、时代进步融合在一起。”陆锋说,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打造“百年强院”的目标一直鼓舞着自己前进,也希望能鼓励公司更多新鲜血液,“愿广大青年人才能保持对劳动的热爱,把工作当成奋斗终身的事业来做,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劳模;工程科学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实干型人才”“项目的主心骨”“只要有他在,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这些来自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各级领导和同事的信赖和尊敬,无疑是对陆锋爱岗敬业精神的最好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