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我国专家发布迄今为止水稻从野生到驯化最完整、时间跨度最大的连续记录

在上山,看到十万年水稻演化史

字体:
—2024—
05/25
06:15:08
2024-05-25 06:15:08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钱关键 石磊 通讯员 许乾虎

  浙江在线5月25日讯(记者 钱关键 石磊 通讯员 许乾虎)水稻是世界三大主粮之一。人类最早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始种稻子、吃稻谷,发展出稻作农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沂大学和浦江县政府等单位联合发布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早在约10万年前,野生水稻就已在上山文化分布区域存在。此后,它经历了一段从野生到驯化漫长而复杂的演化史。相关论文于北京时间5月24日凌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

  这一成果历经7年发掘、研究而成。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全国13家研究机构的专家,以水稻植硅体微体化石分析等方法,对上山遗址区域不同年代地层中水稻化石遗存及水稻收割、加工等证据进行研究,发现约2.4万年前,当气候开始进入寒冷的盛冰期时,人类在这里开始采集并利用野生稻;大约1.3万年前,上山的先人有意或无意地对野生稻进行驯化前栽培;大约1.1万年前,这里生长的水稻泡状细胞中扇型植硅体鱼鳞纹数量、比例明显提高,并达到了一定阈值,证明此时的水稻已被人类驯化。

  “研究结果表明,早在1.1万年前,在上山文化区域已有了稻作农业,这比此前认为的早了2000年。”研究成果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吕厚远说。

  “这是迄今为止水稻从野生到驯化最完整、时间跨度最大的连续记录,被认为是水稻起源于我国的又一力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底青云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说,水稻养活了全世界近一半人口,寻找水稻起源,对理解人类的文明史意义深远,“过去近一个世纪,水稻起源说一直颇具争议,既有印度起源说,又有东南亚起源说,但上述区域至今没有建立起跨越数万年、完整、连续的水稻演化史证据链,尤其没有万年前水稻驯化的证据。”

  据悉,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群,上山文化遗址的数量已经多达24处。“这次论文发布,将为上山文化遗址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有力支撑。”金华市上山文化遗址管理中心负责人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水稻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水稻是世界三大主粮之一。人类最早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始种稻子、吃稻谷,发展出稻作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