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浙江农村路争当“四好生”

字体:
—2024—
05/29
07:12:09
2024-05-29 07:12:09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张帆 通讯员 翁津津 金小燕

  浙江在线5月29日讯(记者 张帆 通讯员 翁津津 金小燕)如果说纵横浙江的数千公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那么遍布浙江大地的十余万公里农村公路就是毛细血管,它把发展的机遇带到山区海岛,连起了城市乡村;沿着它,万千浙江人走出大山、海岛,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一张蓝图擘画“四好农村路”

  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决策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作为“千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全省之力掀起农村公路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高潮。2006年实现所有乡镇通等级公路,2010年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这些年来,浙江扛起“四好农村路”省域发源地和先行实践地的使命担当,在交通运输部指导支持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要想富,先修路”不过时,坚持“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推动实现农村交通跨越式发展,为浙江成为全国富裕程度最高、发展均衡性最好的省份之一发挥了关键作用。

  路通百业兴,道顺民心畅。20多年来,浙江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真正让农民群众“出门有路,抬脚上车”,基本实现“走得了”向“走得好”跨越。

  特别是“四好农村路”提出的十年来,浙江集中财力办大事,累计投资约430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9万公里,率先实现等级公路全覆盖到村,90%以上乡镇通达三级及以上公路,成为浙江历史上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标准最高、速度最快、反响最好的时期。全省成功创建33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成为比例最高省份,创成6条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居全国第一。 

  一份快递传递城乡共富

  清晨,一颗颗番茄被菜农摘下、打包,乘坐着客货邮班车抵达码头,然后被快递员送上客船。它们坐着自己的客货邮专座,漂洋过海来到陆地,被送往大江南北。

  这种长在海沙土里的海岛番茄,被消费者称之为“小时候的味道”。好吃的番茄,曾经却不好卖。因为番茄的种植地在六横岛上,小岛没有通桥,物流运输一直是个难题。而现在,普陀区用“客货邮”解决了这个难题,打开了番茄的销路。

  “目前,我们已建立区级快递物流共配中心2个,推动5家快递公司、10个快递物流品牌入驻,不仅有镇级共配中心,还有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以及农村综合物流网点,实现海岛38个行政村、65平方公里、4万海岛村民快递服务全覆盖。”普陀区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主任孔龙介绍,六横岛紫菜,虾峙岛猪肉、麻饼,桃花岛水仙,登步岛黄金瓜,蚂蚁岛虾皮等海岛特色农产品纷纷打开了销路。

  过去十年,浙江围绕“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建设发展“四好农村路”,全面优化高品质服务,实现“典型示范”向“全域共享”跨越。提前实现客车“村村通”,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达88.9%,98%以上建制村客运票价下降超三成,实现村民“出门有车坐、镇镇有站场、村村有站点”。

  全面推动农村公路客货邮融合发展,浙江率先发布全国首个团体标准,构建体制、标准、平台、运营、品牌、制度“六统一”机制;创新出宁海“集市驿站”、松阳“山区物流”、磐安“客货邮BRT”等特色模式,加速快递物流到村,偏远山区快递成本平均下降三分之一,努力让城乡居民服务同频,共享美好生活。

  同时,治理水平也在提升。十年来,农村公路实现五级联动优管养。浙江首创“浙路智富”全省统一数字化管理平台,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实现全省10.2万公里农村公路“数字档案”全覆盖,3.5万名“路长”履职状态全纳管,建设养护项目全监控;全面完善路长制管理体系,创新“路长+网格员”等举措,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实现规范治理、数字治理、全民治理。

  “交通+”拓展区域发展新天地

  浙闽交界的大山深处,龙泉市的西独线获评2023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这是一条以桃花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骑行线,串联最美桃花源、高山红茶等产业带,可观赏和领略到“交通+体育”“交通+旅游”“交通+现代农业”“交通+文化”等多层次的美景与体验,当地的一家休闲山庄,每到周末和假日就会迎来百余游客,一年下来可进账100多万元。

  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提升,龙泉市交通运输部门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对西独线沿线的“莫非桃花源”“俨然桃花源”“又见桃花源”三个精品点进行改造,增设了公路停车区、骑行驿站、公厕、公路绿道标识标志系统,以及电子导游系统等便民设施,并对沿线钢质护栏、骑行绿道进行喷涂美化,大量选植桃树和碧桃作为基调树种。每到春暖花开时节,西独线沿线便形成“车在画中行,人在桃园游”的绝美意境。

  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的天台县寒山合和环线。

  道路通,百业兴。依托西独线这条美丽公路,沿线的几个村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铁皮石斛、火龙果观光园、农家乐、民宿等“公路+产业”融合业态,呈现一片勃勃生机。沿线的周村,单单一个农文旅结合石斛种植园,年产值已过4000万元,带动周边山民就业增收,年发放工资超300万元。

  “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入推进的十年来,浙江先行引领促共富,做好“交通+”的融合文章,着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难题,初步实现从单一的给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向“交通+”区域经济发展的跨越。

  秉持“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促一域发展”理念,浙江已创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2.5万公里,为农村地区、偏远山区带去人气、财气,不少“空心村”“贫困村”变为“网红村”“富民村”。十年来,浙江累计打造百条精品示范线、千个高品质公路服务站,年均助推旅游业总产出增长超12%。

  环神仙居旅游公路穿越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串联九大风景名胜区,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沿线的上叶村,每年旅游营收超2000万元。天台和合环线融入唐诗文化,以路串景、以路为景。沿线原本开山采石的后岸村转型发展民宿产业,实现人均收入较2011年增长近10倍……各类“交通+”创新实践在浙江竞相涌现,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蔡洪表示,下一步浙江将坚决落实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全域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打造“畅达”“平安”“智慧”“共享”农村路;同时,进一步放大“交通+”效应,实现与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一批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有力支撑保障共同富裕、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农村;交通;道路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