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温岭多元化助力技术工人成长

架起阶梯,让“嫩工”变巧匠

字体:
—2024—
06/04
07:35:49
2024-06-04 07:35:49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赵静 共享联盟·温岭 江盈盈

  浙江在线6月4日讯(记者 赵静 共享联盟·温岭 江盈盈)由“工”到“匠”的蝶变,正发生在温岭各行各业。温岭有30万名技术工人,当地在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等方面多元发力,为技能型社会建设输送更多能工巧匠,走深走实“技术工人奔富浙里‘岭’跑”省级共富试点建设。2023年以来,温岭新增技能人才1.3万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800余人。

  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温岭广搭技能提升平台,依托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工匠学院、社区学校等各级各类平台开展大培训,2023年以来培训3.5万人次。除了“爱仕达机器人订单班”、“钱江机器人”产业学院等培训基地,枇杷种植培训班、抖音直播班、叉车司机培训班等各类课程纷纷开办,力争覆盖三百六十行。

  技酬匹配,技高者多得。00后小吴是利欧浙泵的一名铣工。去年,他通过了企业内部高级工技能认定,获得工资上涨。小吴说:“如果我继续‘闯关’,每升一级,工资都会涨。”

  温岭已有208家企业完成等级认定备案,全市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近20万名职工。“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权力交到企业手中,有助于企业建立起一套更规范、更完整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激发企业人才发展活力。”温岭市人力社保局党委委员毛富珍表示。

  英雄不问出处,社会崇尚技能。2022年,温岭出台“曙光匠才”评价管理办法,破除人才评价中“四唯”倾向,让市场来评定,实绩论英雄。目前,温岭已评价认定“曙光匠才”116人,在房票补助、生活津贴、人才公寓、子女入学、健康体检、医疗等方面给予优待。

  为优化技能人才创新创业营商环境,温岭还专设30亿元“技能共富贷”,为技能人才、劳模工匠等解决资金需求。温岭已累计发放贷款171户、2.48亿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人才;创业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