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支持丝绸、茶叶、黄酒、青瓷、木雕等产业塑造新辉煌

发展历史经典产业,浙江再加码

字体:
—2024—
06/13
06:48:17
2024-06-13 06:48:17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郑亚丽

  6月11日,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精品展在省人民大会堂展出。图为历史经典重大活动国礼展示。 浙江省文投集团供图

  浙江在线6月13日讯(记者 郑亚丽)6月12日,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浙江专门出台《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举措》和《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历史经典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文化传承高地、品牌荟聚高地、人才集聚高地。浙江,缘何如此重视历史经典产业?

  产业里的深厚文化基础

  在浙江,不少产业有深厚的文化基础。5000多年前,“中药鼻祖”桐君结庐炼丹,悬壶济世;2500年前,铸剑鼻祖欧冶子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剑”……这些故事流传至今。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曾多次调研青瓷、宝剑等产业的发展。2015年,浙江首次提出传承发展历史经典产业,将茶叶、丝绸、黄酒、中药、木雕、根雕、石雕、文房、青瓷、宝剑等产业进行集纳,并针对相关产业出台相应发展指导意见,以全新视野推进历史经典产业传承与创新。

  在民间,历史经典产业的发展更是深入人心。提起中药,脑海里蹦出来的一定有磐安;提起丝绸,也一定会想起万事利、凯喜雅、达利等耳熟能详的企业。

  文化底蕴,是历史经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最大区别。比如湖州钱山漾遗址曾出土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家蚕丝织品;绍兴作为黄酒的发源地,享有“天下黄酒源绍兴”的美誉,2500年传承不绝。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要求浙江“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从历史中走来的历史经典产业,何尝不是极佳的切入口。“历史经典产业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应当通过引导支持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来进一步保护技艺、传承文化、创新模式、发展产业、促进共富。”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詹敏表示。

  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也许有人会说,和全省经济总量相比,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占比不算很高,为何如此受重视?

  “对历史经典产业,我们既不能简单以体量规模论英雄,也不能简单以增长速度看优劣。”詹敏说。

  经过多年发展,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在总体规模、集聚发展、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茶叶出口量居全国第一,黄酒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二,龙泉青瓷是全球唯一的陶瓷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茶产业、丝绸产业、中药产业、木雕产业的规模均超过了200亿元,其中丝绸产业已超过500亿元。

  这也从侧面验证了,一个产业能绵延不绝,关键要有足够的竞争优势。浙江历史经典产业能发展至今,在于其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比如,浙江的丝绸品质好、美誉度高,产业规模占到全国一半。近年来,以万事利、凯喜雅、达利等为代表的丝绸企业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运用大模型、新型印花技术等先进技术,成为推动国潮崛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

  再如黄酒主要集中在绍兴,销售收入约占全国总量的40%、全省的70%;中药则主要分布在杭州、金华、衢州、丽水,产业规模稳步上升。

  依托历史经典产业,浙江还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比如全国十大毛笔中,浙江就占了4席,分别是双羊牌湖笔、天官牌湖笔、千金牌湖笔、芝兰图牌湖笔,拥有“中国毛笔之都”等区域品牌。拿西湖龙井茶来说,其品牌价值连续五年位居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首。

  历史经典产业站上“C位”,对政府来说,是发展的抓手,对百姓来说,则是增收致富的载体。

  在山区26县,不少历史经典产业如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开化根雕等,是当地的重点支柱产业,富民效应明显。在龙泉,宝剑、青瓷产业是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吸引了3万多从业人员,实实在在解决了就业,鼓起了百姓的钱袋子。

  与时俱进火起来

  “创新设计能力较弱”“龙头企业不多”“发展模式传统陈旧”“宣传力度不足”……

  历史经典产业,对一些人来说是乡愁、是记忆,要再创新辉煌,走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势必要跨越这些短板。

  综观各地各领域,支持历史经典产业发展,浙江可谓“火力全开”。

  今年3月,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启动首批省级非遗茶空间组织申报工作,遴选确定了首批25家省级“非遗茶空间”。此举目的很明确,就是推动“历史经典+生活”融合发展,积极将历史经典元素融入公园、步行街等生活场景,推动历史经典文化资源有效利用。

  历史经典产业要火起来,势必要与时俱进。

  曾经“父传子、师传徒”的传授方式,一度让历史经典产业人才“青黄不接”。令人欣喜的是,推动浙江历史经典产业高水平传承高质量发展,浙江有了专门的人才培养体系。

  今后,浙江将建立“1高校+1产业”机制,让1所大学牵头对接1个历史经典产业开展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努力为产业振兴提供智力服务和人才支撑。

  胡庆余堂、王星记……浙江老字号资源丰富。为了让消费者从“老味道”中重拾老情怀,浙江今后将通过推动老字号队伍不断壮大、促进老字号产业升级、引导老字号集聚发展、拓展老字号品牌影响力等,让这些老字号焕发新的青春活力。

  茶叶,是浙江最具特色、最负盛名的历史经典产业之一。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蒋伟峰表示,茶叶是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土特产,接下来,将坚持生态立茶、产业兴茶、科技强茶、文化活茶、品牌铸茶、联农富茶,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历史经典产业再创辉煌,归根结底离不开企业与时俱进、自我超越的精神。

  作为历史经典产业的一员,达利丝绸如今已经是集丝绸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及丝绸文化工业旅游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营收有望达到18亿元。问及活力,答曰:坚持科技内驱、文化赋能、绿色发展。

  可以期待,历史经典,将源源不断地滋养现代产业、现代生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经典;产业;浙江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