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在大运河遇见多彩非遗,杭州首家社区级非遗展示馆开馆

字体:
—2024—
06/17
14:37:08
2024-06-17 14:37:08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朱骅超 通讯员 文闻 傅政霞

  6月5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拱墅区系列活动启动暨潮鸣街道东园蚕桑丝织文化展示馆开馆仪式在潮鸣街道古城墙陈列馆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杭州市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和潮鸣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联合主办,杭州市拱墅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杭州市拱墅区潮鸣街道文化站、杭州市拱墅区潮鸣街道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杭州市拱墅区潮鸣街道东园社区承办。

  “咚咚咚…”伴随着激昂的鼓点,舞者们挥动衣袖翩翩起舞,现场观众穿越千年,切身感受“活”起来的运河文化。随着一首《寻味运河南》缓缓奏响,运河之南,拱宸桥边,沿着运河蜿蜒的曲岸,聆听这条河、这座城带给人们相遇、离别和感动的故事。

  拱墅区首家社区级非遗展示馆开馆迎客

  启动仪式当天,拱墅区首家社区级非遗展示馆——东园蚕桑丝织文化展示馆于今日开馆,该馆也是拱墅区首个以非遗为主题的党群服务中心,今后这里将成为社区特色党群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

  展馆座落于春丰苑8幢,共分“杭州丝绸历史”、“东园地区丝织发展史”、“丝绸印染非遗技艺”以及“行业改革新生”四个篇章。展馆通过图文、影像、实物等方式,展现了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丝绸画缋、杭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杭州丝绸传统练染印整技艺等丝织类非遗项目。由中国美术学院吴海燕教授领衔设计、采用杭州丝绸传统练染印整技艺手绘的曾在杭州亚运会颁奖典礼上亮过相的礼服成了最大的亮点。

  东园蚕桑丝织文化展示馆的建立,是潮鸣街道深入“非遗在社区”的生动实践,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区中焕发新的生机,也是拱墅区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的写照,在新时代绽放出夺目光芒。

  大运河非遗花伞市集掀起非遗好物购热潮

  浙江省首批文旅市集——大运河非遗花伞集市,杭州丝绸传统练染印整技艺、盘扣制作技艺、杭州刺绣、丝绸画缋、编绳技艺、流彩扇语、宋韵点茶、传统中医义诊等展示、展销、体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成了当天最引人注目的点位。10多位非遗传承人在现场展示技艺、交流文化。

  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丝绸画缋点位让人啧啧称奇,非遗匠人王孝琴在丝绸扇面上绘制的莲花、荷叶栩栩如生。“莲”音同“廉”,将非遗“老手艺”与“廉文化”有机融合,在一笔一划中品莲花之韵、扬清廉之风,彰显非遗技艺魅力。

  杭州喜得宝集团有限公司的杭州丝绸传统练染印整技艺传承人叶春,现场展示丝绸手绘的精湛技艺,同时在现场还设立了手工区,让现场的观众们也能亲身体验这一传统工艺的魅力。“我一直以为丝绸织好就是成品了,也是第一次见到在丝绸上手绘印花。”现场的游客围在展位前,纷纷掏出手机记录着精彩一刻。

  漆扇制作、盘扣制作、刺绣展示……当下热门的非遗体验成了游客们最爱的打卡地,排队等待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身着古装的点茶师,将演绎着千年的古韵,在展区与观众互动,现场制作并分享宋代点茶的独特风味,让游客能亲身感受那份传统与优雅的融合。作为陈氏肝病诊疗法的第四代传人,陈志道现场为游客面诊把脉,开展义诊活动,同时现场还开展了传统医药知识宣讲,传授健康的生活方式。

  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拱墅区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十大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接下来还将举办浙江省级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王星记扇艺文化节暨《一把扇子的基因密码》新书发布活动、“让世界爱上千年大运河”——“少年非遗说”浙江传说故事讲述大赛杭州拱墅区选拔赛决赛、大运河中华武术主题展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展览展示、互动体验、新书发布、创意大赛、非遗市集、主题讲坛等多种方式陆续呈现,让非遗融入百姓生活,在大运河遇见多彩非遗,在拱墅看见世界运河明珠。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大运河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