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让老人吃出“幸福味道”

新昌南明街道推进村(社)老年食堂扩面提质

字体:
—2024—
06/20
08:53:10
2024-06-20 08:53:10 来源:绍兴日报 记者 张诗纯 通讯员 吕佳妮

  每天中午时分,在新昌县南明街道梅湖中心四楼“梅好餐厅”,总有不少老人在银发助餐就餐区用餐。这家餐厅是新昌县首家公办公营老年餐厅,也是全县规模最大的社区老年食堂,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自去年4月开办以来,一直人气爆棚。

  近年来,为响应老人康养服务需求,致力打造老年友好型社会,南明街道以老年人助餐服务为抓手,不断推进村(社)老年食堂扩面提质。截至目前,街道老年食堂已扩展到11家,惠及老人1300余人,社区老年食堂覆盖率位居全县第一。

  为充分了解民意,街道进行多轮走访摸排,了解各村(社)情况,并对老年食堂建设规模、位置等条件进行充分评估。“建设过程中,我们也注意老年食堂功能板块的灵活配置。”南明街道党工委书记王魁浩说,比如梅湖中心二楼,就开设了满足老年人购物需求的老年商超。

  食堂办起来,更要办得好。在爱心食堂运营过程中,街道常态化召集居民代表、第三方养老机构进行协商,针对订餐、配送、价格、菜式等问题反复调整,构建起多层次、多形式的助餐服务网络,形成不少创新做法。如街道下属钟楼社区,推出就餐年卡服务,办理年卡的老人,按照不同年龄段享受不同优惠折扣,95岁以上老人还能享受免费配送服务,临城社区建立起线上微信群,每天在线发布菜单,居民可自选菜式,在线订餐和结账,打通服务老人的“最后一公里”。

  随着老年食堂建设向纵深推进,南明街道还积极探索“政府兜底、国企助力、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优养服务“南明模式”,具体来说,就是由民政部门牵头,村社集体负责,联合本地公服集团、康成养老、茗山家护等多家企业,为老人提供餐费减免等多项服务,并接受“跨区域用餐”。同时,街道还计划提供部分公益性岗位,吸纳有创造性思维、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老年群体参与老年食堂运作管理、卫生服务,进一步助推老年助餐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老人;食堂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