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赴一场生命之约 温州龙湾00后捐献造血干细胞

字体:
—2024—
06/23
10:19:36
2024-06-23 10:19:36 来源:潮新闻

  “我只是做了一个平凡人该做的平凡事。”躺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病床上,温州龙湾00后青年汪锦泽淡然地说着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感受。6月21日,温州市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医院,汪锦泽成功捐献23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浙江省第105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6月21日,汪锦泽在捐献造血干细胞。袁宝勤 摄

  温热的血液从他的手臂缓缓流出,经过血细胞分离机后,再缓缓地流入到他的体内。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一次特殊的生命传递。

  “希望我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能够帮助到受捐助的病人,希望受捐者康复后能发光发亮,去照亮更多人。”汪锦泽告诉潮新闻记者,由于造血干细胞捐献采取双盲方式,他虽不知道受捐者是谁,但他相信,这份祝愿可以通过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传递出去。

  22岁小伙已无偿献血23次

  据公开信息可查,非亲缘关系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

  “这是一种‘缘分’,我一定要出一份力。”汪锦泽说,今年2月,他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的造血干细胞配对成功。“刚开始很开心,后来被告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于身体各项指标的要求比献血更严格,而我也因为身体体质指数太低导致捐献时间暂缓。”后来,汪锦泽通过增食、运动、调整作息来增强体格,终于在不久前收到了可以捐献的通知。

  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让别人重获新生,这在汪锦泽看来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而在龙湾团区委志愿工作负责人黄易看来,22岁的汪锦泽能够做出如此决定,并不意外。

汪锦泽在温州市中心血站献成分血。

  在龙湾公益界和青年志愿者队伍中,汪锦泽早就是“名人”了。自2018年读高中开始,他就积极活跃在各大志愿活动中:在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担任讲解员、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当志愿者;慰问退伍老兵、留守老人、新温州人……至今为止,他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500余小时,也带动身边人加入到公益活动中。

  “当我穿上志愿者服装那一刻,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让汪锦泽变得更加积极进取。2019年,他走上无偿献血之路,至今已献血23次,献血量达到4900毫升。2021年4月,在一次无偿献血中,汪锦泽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情况,没多想便加入了。2022年8月,他还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2021年12月,汪锦泽拿出零花钱在红日亭度过难忘的生日。

  两年前,在20岁生日当天,汪锦泽还拿出零花钱在温州道德地标“红日亭”请数百位老人共享生日面。

  用特殊方式救人,这是温州今年第10例

  采集室里,汪锦泽的父亲和爷爷守在病床边,静静地陪着他完成这一次捐献。在父亲的心里,儿子做了一件很光荣,也很了不起的事。让人意外的是,刚开始,对于儿子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为,他们是持反对态度的。

袁宝勤 摄

  “我们曾以为捐献需要‘敲骨吸髓’,非常痛苦,而且对身体有较大的伤害,所以,得知孩子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我们很不理解。”汪锦泽的父亲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后来,汪锦泽发动温州市红十字会、龙湾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为父母上了一课,最终才得到他们的支持。

  2021年11月,汪锦泽参加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志愿服务。

  汪锦泽介绍,其实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存在误解。“这次我想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捐献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还能挽救一个生命,这样的大爱之举,应该大力弘扬。”

  温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戴笑燕介绍,近年来,温州组建红十字爱心护髓志愿服务队,深入各地开展造血干细胞宣讲活动,让市民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持续提升,有力推动了这一爱心事业不断前进。据了解,汪锦泽是温州第11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今年捐献的第10例。

  随着90后、00后的成长,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积极参与者。在115例捐献者中,捐献年龄35周岁以下的超过70%,其中年龄最小的仅20岁。“年轻一代正扛起生命接力的爱心旗帜。”

袁宝勤 摄

  当天下午,汪锦泽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他看向那一袋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说,“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参与这项爱心事业,让更多血液病患者看到康复重生的希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正能量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