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幕。相比往年,本届电影节不仅汇聚了诸多国内外优秀作品,浙江元素更是相当亮眼:无论是故事题材、拍摄团队、市场反馈还是获奖情况,都很出圈。
浙江出品纪录片《胡阿姨的花园》获得最佳纪录片;中国美院动画学院导演的毕业作品《杀了这匹马》获得最佳动画短片;浙江出品电影《鱼刺》获得亚洲新人单元最佳编剧。
展映单元,由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教师万波执导的《潮》,讲述了老杭州熟悉的萧山围垦故事;方励执导的浙江出品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呈现了舟山渔民的壮举;中国美院电影学院副院长刘智海导演的《出发》,讲述24岁毛泽东的游学经历……
让记者感受颇深的是,在今年上影节亮相的很多导演都是浙江高校教师,浙传和国美的字幕在片尾频频出现,这也证明了浙江高校之间的彼此助力,良好的创作氛围,让电影创作焕发出勃勃生机。
上影节期间,我们和这些电影人聊了聊。
浙江高校之间交流互助
潘志琪是浙江传媒学院电视与视听艺术学院的教师。他习惯在时间的长河里打捞普通人的故事,此前他的纪录片《24号大街》,通过7年的跟踪与观察,讲述了外来务工者的生存故事,《胡阿姨的花园》则用9年时间反映了一对母子的精神世界和生活韧性。
《胡阿姨的花园》前期拍摄采用了最为简朴的手工化方式,但在后期阶段则汇聚了浙传师生校友的共同参与,副校长姚争担任艺术总监,徐晶晶担任音乐作曲,平凯磊担任视觉调色,黄社人是声音制作,潘志琪介绍,“胡阿姨这个项目持续时间非常长,还有很多在校或已经毕业的同学都在影片中担任各种工作。
导演潘志琪(右一)和制片人陈玲珍共同领奖
片子不仅集合了浙传师生力量,还有不少中国美院老师及业内一线专家的共同合作。
中国美院电影学院院长徐小明和陈玲珍教授,分别是《胡阿姨的花园》的监制和制片人。潘志琪说,“在剪辑过程中徐导和陈玲珍老师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初剪后我就给到他们,我们会通过线上一起讨论和工作,反复不断地打磨这个故事。”
潘志琪感叹,有很多好的纪录片团队分布在浙江的高校里头,比如国美的杜海滨导演,浙江工业大学的萧寒,浙江大学的张勇和金行征等等,“杭州高校纪录片创作团队和氛围在全国是非常少见”。
高校老师卷起来了?
如果说《胡阿姨的花园》还是用一种偏手工的方式进行作者性的电影写作,那么《潮》算是第一部由浙江传媒学院师生共同主创的电影。
万波是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教师,他说,“其实我有一部分私心,想带我所有的同事和学生去完成一部电影的创作。这部电影的摄影、美术、编剧、声音、制片、剪辑、执行导演团队等,全部是我们自己。当学生看到片尾字幕时非常感触,我相信对他们来讲也是一种激励。”
作为老师,他给学生最好的教育就是身体力行告诉他们,去拍电影吧:“我拍一部给你们看,我将来还会再拍,不管拍得好与不好,我一定坚持拍,希望他们也坚持去拍。”
《潮》拍摄现场
万波在浙传工作了8年,此前他在中国美院念了7年书,是2008级摄影本科生,2013级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研究生,所以《潮》的背后也有国美老师的助力——监制是徐小明,艺术指导是万玛才旦,作曲是德格才让。
最终,《潮》以诗意的影像美学,构筑了一部江南特色的造地史诗。万波笑说自己其实是被刘智海老师“卷”起来的,因为他带领中国美院的师生们拍了《云霄之上》,当时其风格化的创作让人耳目一新,荣获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我知道他很不容易,但是他成功了。我们也是特别好的朋友,一直互相支持,彼此给意见。”
今年,刘智海有一部新电影《出发》在上影节展映,该片以中国山水绘画风格与长镜头语言,讲述了一段最具朴素性、最具朝圣感的成长之旅,而背后参与拍摄制作的正是电影学院的师生们。
万波说:“这个‘卷’,我觉得是一个正向的状态,我非常坦诚地跟我的同事们说,如果我们只在大学里教书,会很安逸,我们一定要突破这个系统,才可以不断地有作品出来。就像我为什么拍电影一样,实际上我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做导演,但当我看到很多片子不是那么好,我觉得我可以比他们更好,就走上了导演的路。当然现在也还在摸索当中,但起码在一步一步地走,希望能更好。”
电影新浪潮的延续
四五年前,以仇晟、顾晓刚、祝新等年轻导演为代表的电影集中出现,他们的创作,体现了时代变革下城市、家庭和人的变化,在电影圈里刮起了“杭州新浪潮”。之后,更多类似气质的浙江电影出现。
顾晓刚的《草木人间》,是东方山水画卷的再诠释,陈小雨的《乘船而去》立足江南水乡、寄情游船。西湖、运河、富春江,这些水系在现实中彼此相连,在电影中也呈现出一脉相承的风貌。
今年的上影节上,我们再度察觉到,电影人的艺术创作与浙江这片土地的缘分。
温州籍90后导演张旭煜的《鱼刺》,讲述了一对经营鱼档的母女相依为命、爱恨交织的情感故事,是对生活和东亚家庭教育的展现。电影呈现了大量温州人文景观和饮食文化,也出现了很多关于水的场景:在江边进货、在泳池游泳、在海边发呆……他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关于渔港、大海的记忆都放进了电影里。
对张旭煜来说,水也是一种创作的心态,“因为我觉得水可以成为任何形状,是一种既无形又有形的介质,我也希望能够以一种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去应对电影拍摄。”
张旭煜获奖现场
来自安徽宣城的万波,在杭州学习、工作了近二十年,早已深深融入了这片土地,与杭州结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在《潮》中,他设计了一个外乡人的角色,用他的视角来看待围垦这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这个角色最后留在了杭州,也代表了万波现在的状态——会在杭州一直生活下去。
其实准备拍摄这个题材时,万波很惊讶,以前居然没人拍过钱塘江。电影中,被潮水影响的村民不得不日复一日筑堤挡潮、守护耕地,他特地把“潮”当成了一个角色去拍,体现它不同的形态,既有非常美的、安静的时刻,也有非常凶猛的样子,是一个人的多面性。
拍完钱塘江,他还想拍西湖,正在筹备的新片《山中来客》的故事大部分发生在西湖,获得了本届上影节创投单元“特别推荐项目”。“想在美学上面,把浙江的山水美学再做得更极致一些,是一个纯黑白的影像。”万波说。
浙江良好的创作氛围和各种扶持政策,支持年轻电影人用自己的方式,在新时代讲好浙江故事,而这一切,在本届上海电影节上开始结出累累硕果,他们扎实的技术和独特的美学风格,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