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10时40分,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一架无人机准时从余杭区闲林港多彩运动公园附近的自动机库飞出,自主开启新一天的水质巡检工作。
它的任务是,在35分钟内对该公园至余杭塘河荆长路段约5公里的河道进行来回巡检,捕捉河道实时图像、识别标记异常行为,并记录氨氮、总磷等多项水质数据。一系列信息实时传输到后台后,经算法处理、反演,该区域河道水质情况在2小时内便能得到结果。
“今年5月,我们启动了无人机全时空水质巡查预警试点项目,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无人机已经成功飞行百余次,通过反复采集河道水样,建立并持续优化余杭塘河的水质反演模型,进一步增强了河道水环境管理和日常管控的精细化水平。
“无人机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不仅巡查速度快、范围广,还能让巡查人员‘解放双手’,从发现问题转变为解决问题,显著提高河道巡检的效率。”该负责人说。在无人机的助力下,目前余杭区已实现2小时内出具河道巡检反演结果,30分钟内出具河道单一排口例行巡检反演结果。
近年来,余杭区不断织密生态环境“天罗地网”,建设了42个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20个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和5个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无人机全时空水质巡查的试点应用,不仅打破了原有固定站点监测模式的限制,还能及时预警雨水排放口晴天排水等异常排污行为。
后续,余杭区将充分利用该试点项目成功经验,推动无人机在水、气、声等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广泛应用,探索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助推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