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从运动员跨界到智能仿生手体验官 这位金华小伙的故事太励志

字体:
—2024—
11/27
13:05:58
2024-11-27 13:05:58 来源:金华晚报 记者 蔡文洁

  握笔、蘸墨、下笔,一气呵成,“乌镇峰会”4个字就写好了。上周,在2024年乌镇峰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穿戴着智能仿生手的产品体验官倪敏成向观众展示书法,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

  这款BrainRobotics智能仿生手是融合了脑机接口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的高科技医疗辅具,通过采集、处理人体肌肉运动产生的肌电与神经电信号来实现假手的动作控制。“这和原来的手基本没有区别,除了写字,还可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倪敏成表示,炫酷的仿生手能根据他的想法行动,已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

  9岁痛失双臂,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

  这名受人热捧的书法“明星”,背后的故事很励志。倪敏成是金华磐安人,9岁那年因一次意外事故严重受伤,失去了双手。

  倪敏成记得,那一年他刚开始和爷爷学写毛笔字。每年春节,他总会跟着爷爷在院子里写春联,这场意外让书法变得遥远。为了能够像普通人一样用双手写字,他坚持练习,旧伤未好又磨出新伤,双臂最后都结出了老茧。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学会了用双臂夹笔书写……

  1999年,金华市举办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倪敏成,一举拿下了三级跳、跳高、跳远3个项目的金华市残运会金牌。随后,他被省队发掘来到杭州,从此走上了职业残疾人运动员之路,先后获得大大小小奖牌20多块。

  20多年的运动员生涯,让倪敏成比常人更加专注,更加抗压。记者认识倪敏成是在2018年,那时他学习健身已有两年时间,成为了一名职业健身教练,在金华市区开了一家自己的健身工作室,在教学员健身的同时,馆内所有器材免费向热爱健身的市民开放。

  以仿生手为翼,重启精彩人生

  倪敏成第一次戴上仿生手是在2017年。他收到湖南卫视《我是未来》节目组邀请,去现场试戴一款新研发出来的机械手,由此认识了强脑科技的创始人兼CEO(首席执行官)韩璧丞。“那是我第一次戴上假肢,用意念缓缓启动机械假肢的手指时,那种心情用言语无法形容。”

  “那时这款产品刚研发出来,还在试验阶段。”倪敏成说,仿生手最重要的就是稳定性和灵活性。之后,在韩璧丞的邀请下,他深度参与了仿生手的研发升级。科学家和工程师通过让倪敏成试用产品,在其身上进行试验,采集人体皮肤表面的生物信号,之后通过人工算法解析出大脑的状态,从而实现对机器的控制。整个信号采集放大、意图识别算法等,需要密切配合。举个例子,轻轻拿起一颗鸡蛋,既不让鸡蛋脱手,也不会用力过猛将其捏碎。这对常人来说,是毫不费力的事情。但对仿生手而言,从生理信号采集识别,到产品材质、构造,都需要经过缜密设计才能实现这个功能。

  前年,倪敏成关掉了健身工作室,前往杭州强脑科技成为一名专职产品体验官。为了更好地展示产品,倪敏成从2021年开始练习书法,“我专门学习了书法的演变史,隶书、楷书、行书各种字体都有在练”。

  作为公司产品体验官,倪敏成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穿戴着智能仿生手,向来宾直观展示仿生手如何方便自己的生活。每次展示都会引起不小的轰动,有的客人还会把他的笔墨带回去收藏。

  “肢体残疾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处处受限,对于方便实用的智能假肢需求强烈。”倪敏成说,希望他能以自身的体验促进仿生手技术的不断完善,更好地提升产品性能,使其他肢残朋友也能享受仿生产品带来的便利。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励志;跨界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