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玉泉校区的校园里很热闹,第22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以下简称“叶杯”)高三组全国总决赛正在进行。这场全国级的作文赛事,含金量很高,在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中有较高认可度。
今天上午,这场备受关注的作文大赛正式开考,来自15个省、直辖市的近1000位写作高手齐聚校园,用两个小时完成现场写作,决出最后的全国奖项。
选手前来浙大附中报到
2000多所高中20多万人参赛
入围总决赛1700多人
12月7日下午,浙大附中能容纳600多人的报告厅内座无虚席,第22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高三组总决赛杭州赛点开幕式及指导讲座准时开启。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本届“叶杯”高三组全国总决赛的赛点一共有两个,北方赛点设在山东寿光(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南方赛点就在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玉泉校区。此次前来浙大附中参加总决赛的选手有近1000人,来自15个省、直辖市。
开幕式现场
当天上午,决赛选手已经到现场核实信息,递交承诺书,并领取决赛手册和出席证、徽章等。下午开幕式后,大赛组委会还安排了专家进行指导讲座。
报到现场
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是教育部批准面向高中学生的全国性赛事活动,社会影响力较大。
本届大赛于9月10日启动,分高三组和高一高二组两个组别进行。每组都设省级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级别。省级赛采用线上投稿评比的方式评出省级奖项,在省级赛中获得一等奖得分95分及以上的选手进入全国决赛。
这些年“叶杯”很受家长和学生关注,获得省级赛的奖项和入围总决赛的难度也逐年增加。
本届大赛高三组共有2000多所高中学校组织参赛,20多万名学生投稿,经过学校初评推荐、评委会评审,选拔出决赛选手1700多名,占比不到0.8%,比上几届评奖数量大幅减少,提高了比赛含金量。
选手们来到浙大附中参加决赛
统一命题限时写作
考察审美能力、艺术素养与思维训练
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以“弘扬叶圣陶教育思想,助力语文新课程改革,引领中学生健康写作,发现与培养文学新苗”为宗旨。决赛同样采用统一命题、限时写作的形式,参赛选手将用两个小时,来完成一篇现场作文写作,考验选手独立思考,文学创作、语言表达及创新构思的综合素养。
说起写作文,很多人会拿“叶杯”与高考作文来对比。
我们也请教了高中语文老师,发现两者还是有很多不同。
以今年省级赛为例,要求以“阅读”为题材进行写作,可以侧重于描述个人的阅读经历和经验,也可以侧重表达对作品的理解鉴赏,以及阅读带给你的感悟和启迪。参赛作品的篇幅以1500字左右为宜。
从形式来看,高考作文一般要求字数不少于800,而“叶杯”初赛就要1500字左右;另外,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更多侧重论述类文章的写作,而“叶杯”属于文学大奖赛,对文学素养、文采性有更高的要求。
在当天下午的指导讲座中,相关老师也总结了“叶杯”的命题理念,总结起来有6点:体现时代精神与价值引领、关注传统文化、关注日常生活、重视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提示写作手法、重视命题技术。
参照省级赛题材,重点考察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比如第21届的五道题目(含高三组决赛题),大多都与艺术有关,具备一定良好的审美能力和一定的艺术修养的选手,就能写出好文章。
另外,写作是思维训练的途径和结果。良好的思维品质应该具有深刻性、独创性、敏捷性和系统性,有效的思维训练应该有特定的载体(话题、题材),有一定的强度冗余。
总的来说,决赛命题的基本原则就是在省级赛的基础上,以一个较小的开口,要求选手表达自己的真正理解,“扣题”是基本的要求,通过写作表达思想和情感,不能为写作而写作。
选手们查询考点
进入决赛的孩子不光写作好
通常语文素养都挺高
浙大附中一直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课程体系、社团活动等多维度,推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每年的“叶杯”中,浙大附中的同学表现都很亮眼。
这一届仅高三组的全国总决赛,浙大附中就有10位同学参加,入围人数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
浙大附中考点
学校语文老师王婷介绍,这10位同学中,3男7女,4理6文,分布得比较均匀。
“我们号召高三全年级同学都参加,鼓励他们多多尝试。”王老师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读写能力是培养的重要能力,“征文比赛考察角度多元,为有能力发展和突破的同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从高一年级开始,浙大附中就会及时将相关比赛信息告知学生,让他们提前准备;为学生提供往年优秀征文作品,让他们借鉴学习;同时组织一些专家讲座,介绍比赛的特点和类型;语文老师们也会不遗余力地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指导。
虽然高三学业繁重,但在王老师看来,参与这样的征文比赛,其实也跟日常学习相辅相成。
“每年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通常也很出色。”王老师介绍,今年入围的10人,基本都是年级里写作有特长的孩子,好几位在周练、月考和统测中名列前茅,而且成绩稳定,“不仅写作好,整体的语文素养很高,一场征文比赛其实是把这些优秀的孩子筛选了出来。”
王老师也在观察“叶杯”中表现出色的孩子,他们往往都有热爱阅读的特点,阅读有广度和深度,“最终的成绩,也是日积月累的成果。”
浙大附中陈钰儿代表选手发言
浙大附中高三(13)班的陈钰儿,就是此次进入总决赛的十位同学之一。开幕式当天,她也作为选手代表发言。
在陈同学看来,写作是梳理的过程,也同阅读一样,受到文学带来的影响,需要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帧图画,让主观的、情感的力量塑造生活,塑造自己。
“将理性思考和感性文艺在笔下粘合,有章法,但不设边界,能够表达出真实的自我。”陈同学善于在写作中反照自己,追寻自我。而参加“叶杯”在她看来,也是赓续文脉,给青春的回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