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是正月初五,婺城区沙畈乡白沙源电力驿站的值班电话响起。“我家厨房的LED灯不亮了,大过年的咋办?”白沙源村86岁的钟金富话音刚落,这边钟荣贵已带着徒弟徐竟高整装出发。
春节期间,这样的应急响应在白沙源电力驿站的春节值班日志上已记录10余次,而背后是60后老师傅与00后徒弟们共同书写的民生守护故事。
“驱动电源故障是这类问题的常见病。”钟荣贵边更换零件边讲解,工具包里的绝缘胶带、万用表、备用驱动电源摆放得如同手术器械般规整,布满老茧的手指在电路板上游走。随着“啪”的一声轻响,暖光重新在厨房亮起,钟金富喜笑颜开。自从前几年给老人家里换上LED节能灯后,屋里亮亮堂堂,对比以往的电费账单,省下的电费让老人开心了好一阵。
另一边,春节返乡的村民程恩宝,对线上缴电费犯难。他一直在外地工作,对家乡推行的线上缴纳电费方式不太熟悉。春节期间事务繁多,他不想为了交电费再跑去城里的营业厅排队。
程恩宝来到驿站,拿着手机,一脸无奈,对着驿站里的网上国网智能服务云终端,也不知该从何下手。值班的徐竟高耐心地站在他身边,一步一步地教他如何操作。“你先打开网上国网这个App,然后点击这里的‘电费缴纳’选项。”徐竟高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在屏幕上比划着。程恩宝按照徐竟高的指引,顺利完成操作。
春节期间,白沙源卫生院配电箱突发故障。对于卫生院来说,稳定的电力供应关乎着患者的医治和日常医疗工作的开展,容不得半点马虎。钟荣贵与徐竟高迅速抵达后,钟荣贵诊断为空气开关的触点老化,指导徒弟更换:“操作要规范,注意安全。”新空气开关换上,线路通电测试正常,科室重亮,工作人员纷纷称赞。徐竟高成就感满满,对电力保障有了更深理解。
“师傅,网络维修不在我们职责范围吧?”面对放假回村的初中生张杰华求助,童扬的迟疑被钟荣贵用实际行动化解。“网线连接和设置常出问题,要仔细检查各线路接口与参数,你先检查,我稍后就到。”两人在村民家排查线路、调试路由器,最终让信号格满血复活。
夜幕降临时分,98岁独居老人张招娣家的电热毯完成“心脏搭桥”。徒弟诸葛晓悦半跪床前检测温控开关,钟荣贵扶着老花镜校准万用表参数。这一幕,与30年前钟荣贵跟随师傅为山村架设首条电缆的场景悄然重叠。
“线路延伸到哪里,服务就扎根到哪里。”驿站墙上的鎏金承诺在夜色中闪烁。当抢修车的探照灯划破山雾,两代电力人正在续写新的民生方程式:老把式的经验论遇见Z世代的数字经,传统抢修术嫁接智慧物联网,织就了一张有温度的山乡光明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