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奶茶里有大乾坤 从温岭小镇走出的“古茗”今天上市

字体:
—2025—
02/12
13:28:49
2025-02-12 13:28:49 来源:潮新闻 记者 赵静 来逸晨

  2月12日上午9点30分,香港交易所乙巳蛇年的第一声钟声敲响,来自浙江台州温岭的新茶饮企业古茗挂牌上市。这是浙江茶企第一股,也是继奈雪的茶、茶百道之后的中国新茶饮第三股。

  招股书显示,2023年,古茗收入76.76亿元,净利润为10.9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实现收入64.41亿元,同比增长15.6%,净利润为11.2亿元,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10元-20元价格带),亦是全价格带下中国第二大现制茶饮店品牌,仅次于蜜雪冰城。

  曾一天只卖出98元的镇上奶茶店,到如今年入76亿,古茗有什么制胜之道?新茶饮“第三股”成色如何?

  (一)来路

  “另辟蹊径、顺势而为”八个字,可以形容这家浙江茶企上市新锐的“来时路“。

  十五年前,现场制售的连锁饮品店方兴未艾,都可Coco、85度C、街客等品牌风靡一二线城市的街头。浙江理工大学毕业生王云安乘势组建团队创业,在温岭大溪镇开了第一家古茗门店。

  彼时,与大多瞄准大都市拓展版图的同行不同,古茗走的是一条恰似“农村包围城市”的扩张之路——早期专注于下沉市场,在二线及以下城市、乡镇率先建立较大影响力,近年来才逐步向一二线城市渗透。

  这一选择,让古茗“异军突起“。据其内部最近一次全面统计,截至2024年11月30日,全国门店数就已增至9823家,有关人士透露,这一数字目前已稳稳破万。其中,八成门店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四成位于其中乡镇,在头部现制调饮品牌中,均占比最高。

  古茗门店分布,据招股书

  中茶所专家许勇泉与古茗有多年合作经验。他向记者表示,十五年里,现调茶饮经历了从传统台式港式奶茶,到新晋果茶、轻乳茶、奶盖茶等多样化“新茶饮”的演变。由最初通过香精、速溶茶粉等实现“有茶味”,到原叶茶现场冷泡、热泡而成的“有茶叶”,茶从调味配料逐渐转变为风味主体。这期间,古茗不断追踪消费偏好的变化趋势,踩准节点,敏锐地、持续地推陈出新。

  对于专用原料茶的生产开发、风味口感的提升,古茗格外肯花力气。在古茗120人的产品研发团队中,单单“茶叶及萃取工艺”这一环的研究人员,就占据了三分之一。他们就茶饮品全产业链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与许勇泉团队开展了多项合作。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第三季度,古茗分别在研发上投入0.65亿、1.18亿、1.29亿。古茗门店9个月陆续推出的130款产品中,85款都是新品。

  浙江是传统产茶大省,茶文化底蕴深厚,以绿茶为主导,红、黑、青、白、黄五大茶类和花茶为补充,浙江名优茶产值比重居全国之首。背靠如此优势,古茗也成为浙江茶“年轻化“的积极推动者。一款“龙井香青团”,创新性地将浙江传统小吃青团进行改造,代替珍珠,与浙江茶的“金字招牌”龙井茶相结合。为调出理想的龙井茶底,研发团队遍寻浙江各大龙井茶产地,不厌其烦地探索最佳拼配组合,最终造就爆款。

  (二)后劲

  记者关注到,上市前的多轮估值中,古茗在一群头部新茶饮品牌中总是格外“拔尖”。这不仅得益于其强劲的产品研发迭代能力,还在于其建设了成熟的供应链体系。

  一家现调茶饮连锁企业要发展至古茗这样的大体量,命脉,在于上万家门店产品品质的稳定和统一。背后关键,就在于供应链建设。

  为保证原料供应稳定和提升品质,古茗对原料供应链反向渗透。2016年开始在云南种植柠檬,随着不断扩建,目前已经是国内种植香水柠檬面积最大的品牌。前不久,古茗在诸暨投资10亿元建设的数字化轻食饮品原料加工基地正式投运,预计今年诸暨本地茶企能为古茗提供原料茶300吨以上。可以看到,围绕古茗这棵“大树“,正形成专用原料茶产业生态的一整片“森林”,为古茗孕育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在“地域加密”的扩店策略引导下,古茗正不断向周边省份辐射“扎根”。其中智慧,就在于当某省份门店数量超过500家,便具备“关键规模”效应,不仅提升品牌知名度,还能降低供应链配送成本。

  有业内人士表示,“上市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水到渠成的做法,IPO能够让企业的综合实力加强、护城河拓宽加深,整体资金会更加充裕,未来行业马太效应将会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茗在本次 IPO 发行中,成功引入了5 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 7100 万美元。其中,腾讯认购 2500 万美元,有望在数字化营销、线上渠道拓展等方面为古茗提供助力;元生资本和正心谷资本分别认购 1500 万美元,将带来丰富的行业资源和战略指导;美团龙珠和 Duckling Fund 则分别认购 800 万美元,能够为古茗在配送服务、线上订单引流等方面提供协同效应,并进一步丰富古茗的股东结构,为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古茗对于本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有着清晰且全面的规划,这些资金将被精准投入到企业发展的各个关键领域。其中,约25% 用于扩充信息技术团队,提升业务管理和门店运营数字化水平;约25% 用于加强供应链能力与管理效率;约20% 用于加强品牌建设,增进与消费者联系,多方式塑造品牌形象、提高认知度;约10% 用于持续推行地域加密策略,招聘员工管理加盟商,强化支持,构建紧密加盟商团体;约10% 用于聘用产品研发专家,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其余约10% 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三)前路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预测,新茶饮市场规模增速将从2023年的44.3%放缓至2025年的12.4%,行业进入了淘汰赛阶段,竞争格局愈发激烈。

  此前上市的两个新茶饮品牌后续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走高端市场路线的奈雪的茶股价自上市以来整体呈下行趋势,从首日开盘价 18.86 港元一路跌至发稿实时的 1.41 港元;与古茗共同瞄准中低消费市场的茶百道上市首日即遭遇破发,盘中跌幅一度超过 35%。 

  上市并非“上岸”,上市之后讲出什么样的新故事,才是古茗真正的考验。 

  尽管总GMV仍在增长,但古茗也正遭遇发展路上的“七年之痒”:单店日均GMV、单店日均售出杯数和每笔订单平均GMV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一线城市只进入了深圳,没有进入最激烈的北上,其近两年于山东的开拓似乎也并不顺利。 

  下一站,往何处去?笔者认为,从消费个性化、品牌全球化等角度,古茗还有诸多有待开拓的发展空间。

  专用原料茶的大量使用拉动了中国传统茶产业的茶叶消费,成为年轻人接触茶类产品、了解中国茶文化的主要方式。高频消费、用户粘性高、进入门槛比较低、有比较强的IP轮动,新茶饮涵纳着多重消费价值。首先,是情绪价值。其次,是社交价值。一些新晋网红茶饮品牌爆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成为网络热词等背后,都带有一定的社交消费动机。

  与莲花楼做产品联名,与会稽山黄酒组合搭配,做出来一款具有地域特色和中国风的“茶+酒”产品,近来,古茗频频尝试跨界营销,携手国潮,也是迎合消费“潮流”顺势而变的体现。

  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近年来,茶百道、蜜雪冰城、奈雪的茶、喜茶等掀起新茶饮出海浪潮,携中国好茶和茶文化征服更多国家的消费者,满足全球消费者对健康和时尚饮品的追求。对此,古茗还未迈开步伐。

  正积极筹措上市的蜜雪冰城招股书显示,其找到了稳步发展第二增长曲线:现磨咖啡赛道。或可给古茗以启发。据36氪的报道,古茗的现磨咖啡饮品已上线,产品已覆盖超2000家门店。在2024年9月,这一数字还仅为500家。对于有着近万家门店的古茗来说,咖啡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真能成为其产品增长的第二曲线。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上市;奶茶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