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90.2亿人次“大迁徙” 可今年春运为何感觉没那么忙?

字体:
—2025—
02/24
17:13:07
2025-02-24 17:13:07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应陶 刘俏言 通讯员 楼斌 徐青军 施东杰 童玉峰

  2月22日,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正式收官。仅杭州市域内,2025年春运期间,全市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4184.4万人次,同比增长7.2%,创历史新高。放大至全国来看,数据更是惊人。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90.2亿人次,铁路旅客发送量超5.13亿人次,民航旅客发送量9020万人次,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春运流量屡创新高,却有不少人感慨:春运的感觉,变淡了。事实上,数据的实感和淡了的体感,背后诠释的是“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的迭代升级。春运“出行难”的标签,正在渐渐淡去。

  热门车次售罄,也有“plan B”可选

  春运的体感,真得变淡了吗?从记者的亲身体验来看,是出行的难度在变小。

  比如,抢春运火车票,线路选择更多了。

  以往的春运期间,尤其是热门目的地的火车票,经常会出现开售即售空的现象。今年春节假期期间,记者临时起意,想要去一个高铁路程在5个小时内的城市旅游。打开“12306”客户端,记者以农历正月初三为出发日,搜索了泉州、武汉、长沙等热门目的地,直达的二等票确实寥寥无几。但记者惊喜发现,如果选择铁路中转,仍有不少选项,总计时长也能控制在5个小时内。

春运期间,忙碌的火车西站候车大厅。杭州西站枢纽管委会供图

  “热门车次虽售罄,但抵达目的地并不难”的感受是偶然吗?记者聚焦观察样本,从铁路杭州站提供的一组数据来加以印证——

  从总量看,春运40天,铁路杭州站共发送旅客1086.6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27.2万人次,较2024年增长5.5%。单论峰值,杭州东站每1.7分钟发出一趟高铁列车,1小时发送旅客近2万人;2月4日,杭州西站单日累计到发总客流12.14万人次,创开站以来历史新高。

  总量和单日数据皆创新高,从侧面说明,选择乘坐高铁出行的旅客在增加,铁路高位承载力也在提升。

  再比如,春运期间的航班,准点率在提升。

  客流创新高的不光是铁路运输,还有民航业。春运期间,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杭州机场”)累计起降航班3.66万架次,运送旅客551万人次,航班量、旅客量较去年春运增长2.26%、3.78%,两项数据再次刷新春运历史记录。

  高密度起降航班和大客流,旅客的实际体感如何?一组数据同样值得一提:春运期间,杭州机场航班放行率达94.23%,高于去年春运同期7个百分点。换言之,航班正常放行效率越高,旅客遇见航班延误的几率就越小。

  当然,影响航班正常放行效率的因素有许多。其中也包括了不可抗力的天气、突发情况等。今年春运期间,普遍的晴好天气无疑为航班的正常放行增添助力。但其核心关键还在于机场的保障能力有所提升。

杭州机场机坪上,一架客机准备起飞。杭州机场供图

  记者了解到,2024年,随着北三指廊启用,杭州机场国际地区航班靠桥率提升了7个百分点,预计达到90%左右,高于全国机场平均水平。 “旅客上下客的周转效率更高,促使了机场的放行效率提高。”杭州机场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再比如,“China Travel”更丝滑,“非遗游”持续升温。

  春运本是一场中国人独有的流动现象。但2025年春运期间,受免签和各类政策的利好影响,春节“非遗游”也让不少外籍旅客加入其中。

  据杭州边检站统计,春节假期首日至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杭州出入境总旅客流量超24万人次,日均超1.5万人次,较日常增长25%,同比2024年同期增长14.3%。其中,入境外籍旅客超8000人次,其中近四成入境外籍旅客享受免签政策,同比去年增长1.5倍。

  高速出行,小“堵”也怡情

  相较于铁路、民航等公共交通出行,自驾莫过于是大多数人春运出行的首选。据悉,2025年春运,自驾出行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

  大流量自驾出行,若遇上大堵车,自然是有些扫兴。但记者从杭州市公安局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支队了解到,今年春运期间(截至2月21日)高速日均流量96.03万,较去年同比上升2.53%。“今年春运期间,探亲流、学生流、务工返乡流、旅游流高位叠加,跨区域客运出行迎来高峰,同时货运需求旺盛,客货运输交织,总体呈现‘节前相对分散、假期出行多元、节后相对集中’的特点。”

  流量高位叠加,“堵”却未成为春运自驾出行的关联词。对此,新杭州人张云感受颇深。过去5年春节,她都是开车走杭瑞高速回老家安徽黄山过年。“我是除夕当天出发回家的,特别顺利。”张云说,“偶尔有些路段有些小堵,但没等太久,很快就过去了。”

  张云的体感不是个例。杭州高速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叶峻告诉记者,今年春运总体的平稳,“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首先春运前半端没有遇到暴雪或者霜冻等恶劣天气,高速的路况一直很好。 ”叶峻说,往年春节期间如果遇到暴雪,高速路上结冰需要封路清理,就会造成“大堵车”的局面。“今年杭州高速既没有封路,也没有出现过大的交通事故,给人的出行体感就会轻松不少。”

  其次是随着部分路网的增加,给高速“分流”了不少。例如,2024年底,临安329国道开通,成为了很多本地人春运期间走亲访友的首要选择。“国道的分流,对于缓解杭徽高速的流量有一定作用。”叶峻介绍说。

  此外,2025年春运期间,高速交警也为“疏堵”准备了不少“法宝”。

杭州高速交警利用数字平台治堵。受访者供图

  杭州高速交警构建的智能感知、平台干预、多维空巡、多元联巡“四个主动发现”共治体系,就在春运期间发挥了大作用。数据显示,春运期间,该平台异常警情主动发现率保持在85%以上,通过“高栏板预警车”以及通过警用无人机喊话预警,最大化减少拥堵事件和异常事件导致的二次事故,次生事件同比下降18%。

  杭州与临近省份整体高速路网和地面路网的联动和贯通,也极大优化了出行体验。结合沪昆(杭金衢)、杭徽、杭千等多条大流量通行高速公路的历年全面数据,杭州高速交警与相邻的跨省交警部门组建联合指挥群,在大流量路段充分盘活高速路网和地面路网,互通互联信息,实现高速与地面通畅和谐最优化。

  春运体感为何会变淡?

  回看了2025年春运期间,无论是在机场、高铁站等交通枢纽,还是在高速公路上,出行流量增幅的同时,堵感确实在下降。细究背后原因,值得细细品味。

  首先,得益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度提升。

  复盘2025年春运,记者发现杭州西站的增量,来自于杭温高铁、沪苏湖高铁等新线投运后。新线开通,大幅释放了杭州西站的枢纽功能——前者,让沿线仙居、磐安、东阳、浦江等地正式迈入高铁时代,意味着乘坐铁路直达的目的地选项更多了;而后者,让江浙沪铁路网多了横向一笔,意味着从杭州西站前往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路线更多了。

  以此类推,机场的国内、国际航线新增或加密,高速路网延伸,都将为旅客春运出行增添新的选择。“这些线网路网的加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旅客出行的可选择性,选择增加也越能分散交通流,减少局部拥堵的概率。” 浙江工业大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伟强分析说。

  其次,是在调度的及时性上。

  这在城市公共交通和交通枢纽间,配合得尤为默契。除去大客流的日间运营时间,2025年春运期间,杭州地铁、杭州公交多次调整夜间运营时间——

  如在2月3日至5日期间,杭州地铁延长火车东站1、4号线和火车西站19号线末班车发车时间,最晚于次日1时15分;再如2月2日至13日期间,杭州公交每日19时起至当日铁路列车运营结束,“春运暖巴”根据旅客目的地灵活匹配路线,持续服务……

春运期间,停靠于杭州城站的夜间公交。杭州公交集团供图

  杭州公交统计数据发现,仅杭州东站公交车站,2025年春运期间的夜间公交发车班次同比去年增加了近五成。吴伟强解释道,公共交通与交通枢纽的连接性提高,可以提升客流分散的效率,同时也是城市公共交通综合能力提升的表现。

  再者,是在服务的人性化上。

  春运出行,提前候车、候机都是不可避免的。等待的过程是否身心愉悦,同样影响着旅客出行的感受。

  默契的是,2025年春运前夕,杭州机场、杭州西站均推出了旅客休息区服务。在杭州西站旅客过夜休息区内,躺椅、电视、无线网等设备一应俱全,就连毛毯、一次性被套、一次性洗漱用品等也有准备。不止如此,杭州机场还配有淋浴间,可为旅客提供洗漱服务;升级了无陪旅客接待站,免费给儿童提供点心饮料、书籍绘本。

  值得一提,出行方式的数字场景越来越多。2025年春运期间,除了无纸化坐火车,在杭州机场也上线了国际出发电子登机牌服务。这意味着,国际旅客也只需线上操作,就能办理自助值机,获取电子登机牌。在后续的过关、安检等环节,都只需凭有效证件和二维码即可。截至目前,国泰航空、全日空航空、长荣航空等多家外航的客运航班,均已在杭州机场推出电子登机牌服务。

  未来,春运会淡出人们的视野吗?吴伟强认为,“春运的概念不会淡化,但随着交通设施的不断建设,都市圈和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速度加快,城市级群效应会更明显。自然,人们出行效率会越来越高,出行体验也会越来越好。”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春运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