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春菜上市正当时 市民尝鲜勿贪多

字体:
—2025—
03/04
16:20:15
2025-03-04 16:20:15 来源:金华晚报 记者 方令航

  近期,品种多样的新鲜春菜陆续上市,吸引市民们尝鲜。然而每年这个时节都有“食用春笋、香椿后引发消化道出血”的报道。食用春菜究竟有哪些风险,市民应该如何正确食用春菜?

  春风送暖时蔬飘香

  记者昨天走访市区各大农贸市场,发现在各类春菜中,香椿、荠菜、春笋凭借鲜嫩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备受消费者青睐。

  在市区秋滨农贸市场蔬菜销售区,有春菜销售的摊位前聚集了不少选购的市民。“香椿刚上市,价格偏高,这几天都是100元/斤,只能稍微买点尝尝鲜。”正在选购的市民陈女士表示。据商户介绍,香椿虽受欢迎,但因价格高,不如荠菜、冬笋销路好。

  除香椿和冬笋,不少春菜也呈现供销两旺态势。一些商户销售的马兰头每天一早即售罄,成为市场新宠。市民吴国胜告诉记者:“我们一家子都喜欢吃马兰头,焯水之后凉拌很美味,清炒春笋也是3月初必吃的菜。”

  商户刘先生告诉记者,如今注重养生的消费者越来越多。随着气温回升,不少老顾客每周都会购买不同品种的野菜,特别是一些爱美的女士,尤其青睐原汁原味的野菜。

  食用春笋香椿有讲究

  金华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孙永忠告诉记者,春笋和香椿作为时令野菜,虽然营养丰富但若食用不当,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对健康人群而言,适量食用通常不会造成影响,但对于消化道溃疡、胃酸分泌过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患者,则需格外注意。

  春笋的潜在风险主要是粗纤维难消化。春笋富含膳食纤维,但质地较硬,食用过量或咀嚼不充分,可能导致胃肠道机械性损伤,尤其是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更应警惕。

  香椿嫩芽的亚硝酸盐含量较高,长时间存放或腌制后亚硝酸盐含量可能进一步升高,过量摄入可能引起中毒症状,并对胃黏膜产生刺激。

  春菜鲜美,吃法繁多,究竟怎么吃才安全呢?孙永忠表示,老年人、儿童、消化道疾病患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肝病患者、过敏体质人群,应谨慎食用春笋和香椿。野菜尝鲜勿贪多,如马兰头焯水后再炒就不会涩口,进食时应充分咀嚼,细嚼慢咽,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此外,春菜在食用前应先焯水,去除部分草酸及其他可能影响健康的成分,提高食物的安全性和口感,使其更适合人体消化吸收。食用野菜后若出现胃痛、恶心、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春菜;市场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