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温州这所山区小学食堂很特别——

中午加菜 放学打包

字体:
—2025—
03/17
07:36:21
2025-03-17 07:36:21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周琳子 通讯员 福宣

双潮小学学生在吃午餐。 

  浙江在线3月17日讯(记者 周琳子 通讯员 福宣)午餐是红烧排骨、油爆大虾、番茄炒蛋、炒花菜和丸子汤;餐后水果是一根香蕉,下午点心是一瓶牛奶;放学还拎了一个大麦饼回家。这是温州市双潮小学2023级1班孙林廷兼同学的在校营养餐,餐标10元。

  3月12日,记者来到温州市双潮小学探访校园营养午餐。

  位于鹿城区山福镇的这所乡村小学较偏远,全校有112名学生,留守率达到了60%至70%,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不少爷爷、奶奶年迈,甚至需要孩子回家烧饭,照顾他们。因此,在学校的这一餐午饭,是学生们享受的幸福时光。

  考虑到学生的家庭条件,学校实施10元三菜一汤的伙食标准,可实际上,记者见到的却是四菜一汤,多了一道菜。

  多出来的这道菜,是怎么变出来的?学校副校长丛万年告诉记者:“我们校门口就是一片3亩菜田,向村民租用,变成学校的劳动教育示范基地。在蔬果成熟的时候,每天都会供给食堂加菜,菜品由三菜一汤变成四菜一汤。最近成熟的有萝卜、花菜、球菜等。一部分地由学校负责种植,大面积轮种不同农作物,前两年种了番薯、西瓜,今年计划种水果玉米,产出都给孩子们打包带回家。”

  当天恰好是六年级学生上厨艺实践课,学生们用地里产出的萝卜做成萝卜干,用萝卜叶做成梅干菜,再和面、擀面皮、包馅儿,最终烤成麦饼。一部分在校园里和同学们分享,多出来的还打包带回家。“有了麦饼,今天的晚饭可以加菜了。”“我还打包过甘蔗、西瓜、萝卜,自己种的,吃起来都是满满爱的味道!”学生们争着和记者分享感受。

  据了解,该校食堂大部分人工费、水、电、燃气等纳入政府拨款和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省下来的钱用于购买食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小学;食堂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