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好房子”怎么建,杭州有了操作指南

正在市区范围内研究开展试点建设工作

字体:
—2025—
03/18
07:25:19
2025-03-18 07:25:19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詹丽华 陈颖 通讯员 杭建宣

  浙江在线3月18日讯(记者 詹丽华 陈颖 通讯员 杭建宣)“好房子”应该怎么建?层高不低于3米;设置公共电梯的住宅,每居住单元应至少设置一部担架电梯;含车行入口的住宅小区主要出入口前应设置进深不小于10米的缓冲集散场地……这些都将成为今后杭州品质住宅的标准。17日,杭州市建委召开新闻通气会对日前发布的《杭州市住宅品质提升设计导则(试行)》进行解读。

  4月1日起,《杭州市进一步开展住宅品质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始施行。在此基础上配套制定的《导则》通过精细化的标准,让“品质住宅”变得更具体、可操作。

  《导则》全文共116条,基本是对现行国家规范标准的补充和提升。“主要从技术角度、使用导向和品质提升等方面做细化,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杭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全性是“好房子”的核心要素,《导则》中对此划下多条“硬杠杠”,“比如以前12层以上才要求设置担架电梯其实是不够便利的,因此我们要求设置公共电梯的住宅,每居住单元至少设置一部担架电梯,保障紧急情况下运送病人或伤者。”再比如,国标要求住宅卧室不能贴临电梯,而《导则》进一步要求住宅套内的“书房”“健身房”“活动室”等类似功能名称的使用面积大于7平方米的独立房间,均不应紧邻电梯布置。

  更多细微之处的安全性也被考虑在内。例如,住宅单元、架空层出入口要设置雨篷等防坠落安全防护措施,雨篷挑出长度不小于1.5米,且应牢固耐久;适老化卧室应设置高低位报警按钮;住宅户内厨房应设置燃气泄漏探测器。另外,针对当前群众关注的隔音等痛点问题,《导则》中也有详细的规定,如要求住宅分户墙厚度不小于240毫米,户内阳台以外部分的现浇楼板厚度不应小于120毫米,并且要求厨房共用排气道应采用能够防止各层回流的定型产品等。

  在智慧化方面,《导则》要求小区高层建筑设置高层抛物视频监控设施,要有智慧安防、智慧管家、智慧停车等智慧管理系统,公共电梯的运行状态、生活水箱的水质等都要进行智能检测,实现智慧运营。

  《导则》里提到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充换区应设置具有热成像感温火灾探测功能的摄像机、公共电梯应采用监控智能分析、防止电动自行车进入等具体措施都将成为未来杭州住宅品质提升试点项目的必备品。

  从安全角度考虑,试点建设的杭州二类高层住宅耐火等级标准将在4月1日起从二级提升为一级,使用的建筑材料耐火时间将更长,对住户来说,也更加安全。

  此前讨论较多的层高问题,关联的主要是居住体验。《导则》中明确,住宅层高不应小于3米。户型建筑面积不小于160平方米且设有地暖、管道式新风或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的住宅,层高不应小于3.15米(不含涉及特殊高度管控要求的建筑)。

  多久才能看到新标准下的“好房子”?据了解,杭州市相关部门正在市区范围内研究确定试点项目,在供地前将品质住宅建设要求纳入具体地块建设条件须知,开展试点建设工作。

  此外,政府部门也将加强对试点项目的全过程监管,目前杭州市建委正在牵头制定试点项目监管机制。同时注重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将相关行为与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勘察设计等各行业条线信用管理评价体系挂钩,引导行业规范自律,切实提升住宅品质。

  为深度激发开发商落实“好房子”标准的积极性,杭州也会实施更具吸引力的激励政策。

  据了解,杭州市建委将会同相关部门根据试点项目的特性,进一步完善土地出让规划控制指标,以提高土地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严格执行品质标准的示范项目,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设立绿色通道、增强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等措施,提供有力支持。

  老百姓对“好房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好房子”的内涵也会随之越来越丰富。接下来,杭州市相关部门还将配套出台更多政策保障措施,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好房子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