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福筒义卖化作860份礼物,大山里这些孩子收到春天里的温暖

字体:
—2025—
04/01
08:30:08
2025-04-01 08:30:08 来源:潮新闻 通讯员 白杨

  蓝天、雪山,零下15度……这个春天,小卓玛(化名)和同学们一起换上了崭新的书包。连日来,浙江安福利生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安基金”)的志愿者走进青海玉树、河北遵化等地,为大山里的孩子送上定制的文具用品。

  安基金志愿者供图

  在高原上的一间教室里,三年级的小卓玛(化名)攥着一小截铅笔,神情专注,在作业本上一笔一画写下一首送给春天的小诗。她是那样认真,因为这首诗她将要在文具捐赠仪式上,读给帮助她的人听。

  在河北遵化的大山中,小辛(化名)正在帮着奶奶收拾板栗,那是她和奶奶仅有的一点收入来源。老屋没钱修缮,也没有父母的关爱,一截集装箱便是小辛和奶奶的家。新书包、新文具,懂事的小辛从来不提,因为,她不想奶奶为难……

  这些孩子与城市同龄人一样怀揣梦想,却因偏远与困顿,连一套完整的新文具都成了奢望。2024年底,浙江安福利生慈善基金会通过公益义卖及书法题字义拍,筹集了约11.47万元善款,近900位爱心人士用行动回应了这份爱的传递。如今,860份写着“文昌星耀·状元福袋”的定制文具,为大山里的孩子们送去温暖。

  安基金志愿者实地调研走访。安基金志愿者供图

  此前,安基金志愿者调查了解到,在青海玉树清水河镇中心寄宿学校,海拔高、物资运输难,加上一些孩子家里经济条件有限,书包和文具能省就省。河北省遵化市小厂乡洪山口九年一贯制学校,也是一所坐落在大山里的学校。当地中青年大多外出务工,学校里很多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任何多余的开支,都可能成为家里的负担。安基金志愿者经过走访调研,并与学校详细沟通后决定,用“福筒”义卖筹集善款,给这两所学校的孩子购置一批新文具。

  根据学校的申请情况,安基金为青海玉树清水河镇中心寄宿学校3-6年级孩子捐赠697套文具,为河北省遵化市小厂乡洪山口九年一贯制学校3-7年级的孩子捐赠163套文具。此外,安基金还捐赠了一批本子和年历、贴纸等物资,惠及近1000名孩子。

  安基金志愿者供图

  除了前期详细调研沟通外,物资采购、物流信息、物资分发,及后期的善款收支明细、捐赠人反馈等,都全程公示,保证活动收支透明、执行到位。安基金第一批志愿者从天津赶到河北遵化,第二批志愿者分别由上海和温州赶往青海玉树,全程参与物资分发捐赠。

  据悉,此次捐赠活动是“大山里的开学季”系列活动之一。安基金通过“安福月捐”与“安福福筒”义卖联动,不断聚焦“一老一小”帮扶项目,为更多老人和孩子送去温暖。此次活动还得到了上海晨光公益基金会支持。在了解到“大山里的开学季”捐赠活动后,上海晨光公益基金会决定,为孩子们配捐一些文具。

  一套小小的文具,或许就能让一个孩子感受到远方的爱意与关怀,甚至成就一个孩子的梦想。“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当孩子们用新的纸笔写下第一篇作文,当他们的诗歌被千万人听见,大山里的春天格外温暖。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温暖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