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温州高校志愿者为烈士寻亲提供科技支撑

AI视频重现英雄音容笑貌

字体:
—2025—
04/03
07:31:12
2025-04-03 07:31:12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汪子芳 通讯员 胡佳妮 邹文娴

  浙江在线4月3日讯(记者 汪子芳 通讯员 胡佳妮 邹文娴)“看到长眠71年的潘志民烈士迎来家族四代人的跨时空‘团圆’,我的心里无比欣慰。”2日,在温州市翠微山革命烈士陵园“清明祭英烈”的活动现场,牵头为潘志民烈士找回亲人的退役军人志愿者代表杨文龙动情地说。几天前,在杨文龙等志愿者努力下,潘志民烈士的亲人终于“寻亲”成功。

  为守护英烈荣光,更多在温高校的青年志愿者加入“为烈士寻亲”的队伍。仪式现场,温州大学、温州理工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在温高校的志愿者们捧过接力棒,他们将通过AI画像服务、档案学技术等为烈士寻亲提供更多支撑。

  让科技照亮烈士回家路。几天前,在潘志民烈士和家人“团圆”的现场,一份由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动温州民盟、温州理工学院为烈士亲属制作的AI视频,重现英雄的音容笑貌。视频里,年轻的“潘志民”用家乡的松阳话跟弟弟们道家常,这跨越71年的“交谈”瞬间让潘家人泣不成声,不停擦拭眼泪。“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合成生动的视频,让烈士形象永远停留在亲人和人民的心中。”参与视频制作的温州理工学院老师林森苗、方耀表示。

  让每一个志愿者成为烈士回家的“点灯人”。温州将高校思政课堂延伸到烈士陵园,打造“为烈士寻亲”主题英烈文化思政课进校园活动,打造立体发声的寻亲宣教品牌。通过高校志愿者讲述烈士寻亲故事,让更多人通过寻亲故事加入到为烈士寻亲的队伍中来。

  25岁的应昊成是温州理工学院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服役期间,他曾在西藏阿里海拔5193米的高地上守卫疆土。“时代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中,我们也时刻准备着,战时保家卫国,平时服务社会。”在现场,他讲述和平年代的军人故事,接力传承为烈士寻亲的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英烈文化思政课’,让青年学子读懂信仰的分量,带动更多人自觉传承英烈精神,主动参与为烈士寻亲工作。”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长李婷婷介绍。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温州;烈士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