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银针细线编织温暖 89岁老人缝制300双鞋垫捐赠给特殊群体

字体:
—2025—
04/07
08:44:57
2025-04-07 08:44:57 来源:金华晚报 记者 余震东

  近日,婺城区新狮街道东方前城社区89岁的黄洁轩老人耗时3个月制作300双全羊毛保暖鞋垫,捐赠给社区特殊群体的暖心事迹在我市传为美谈。昨天上午,记者在社区见到这位年近九旬却依然精神矍铄的老人。“趁我还做得动,想为街坊邻里添份实实在在的暖意。”黄洁轩说。

  “我非常喜欢金华这座城市,特别干净,人们也很热情。”去年12月1日,黄洁轩从临安搬来金华与儿子一起居住,来自公交司机暖暖的问候,来自社区体贴的关怀让这位“新金华人”很快爱上了这座城市。她告诉记者:“虽然年纪大了,但我有手艺,我觉得可以为这座城市做一点微不足道的、温暖人心的小事。”

  “羊毛材质柔软保暖,但处理起来特别费劲。”黄洁轩说,全羊毛鞋垫的制作工序极为繁琐,从选材裁剪到密针纳线,每一步都需要仔细处理。由于视力不好,老人在缝制过程中,手指常常被针尖刺破,即便如此,她也未曾放弃。“从选材到完成要经过11道工序,天气不好时看不清,一天也做不出几双。”黄洁轩说。

  收到这份独特的礼物后,社区迅速响应老人的善举,组织了专项慰问活动,把鞋垫送到社区独居老人、残疾人手中。86岁的独居老人夏爷爷收到鞋垫后,十分感慨:“一针一线都是心意,穿在脚上,暖到心里。”东方前城社区党支部书记章存园表示:“这些手工鞋垫承载着跨越年龄的温情接力,彰显了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更为基层治理注入暖心力量。”

  黄洁轩的公益之路始于童年。1937年,她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6岁时父亲就离开了人世。看着大人们制作鞋垫,心灵手巧的她自小就学会了这门手艺,12—14岁,她分三次共制作200双鞋垫送给战士。“那时候虽然穷,但知道感恩。”黄洁轩说。这份军民鱼水情延续了六十余载——2016年3月10日,80岁的她手工缝制了1000双全羊毛鞋垫,通过临安人武部赠给了省军区。

  2017年,黄洁轩制作了1000双手工鞋垫送到临安残联,嘱托工作人员转赠给残障同胞。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她耗时16个月,独自乘地铁往返杭州各大市场采购材料,戴着老花镜一剪刀一剪刀制作出100幅精美的剪贴画,在“七一”当天赠予临安区城管局。“我虽然不是党员,但我十分感激党的培养,我要把我的一点心意送给党。”黄洁轩告诉记者。

  说起黄洁轩奶奶,社区干部庄媛十分敬佩:“老人平时买菜都挑着买,十分节俭。可谁也没想到,她会给社区送来这么一份大礼。”据黄洁轩介绍,接下来,她计划再制作一些剪贴画,争取在今年“七一”时送给社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捐赠;特殊群体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