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因为能够通过移植有效治愈重症血液疾病,被誉为“生命的种子”。4月18日上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一场关于生命与希望的接力悄然上演。瑞安市首位新居民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杨昌林,成功捐献2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
上午八点半,25岁的杨昌林躺在采集床上,医生在他的两只手臂上插上抽血管。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缓缓运转,鲜红的血液中,珍贵的造血干细胞被一点点提取出来,而剩余的血液则重新输回他的体内。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采集,中午12点多,寄予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被迅速打包,紧急送往远方的移植医院。
“您的捐献不仅仅是珍贵的礼物,更是对我生命的延续,为我家人带来希望……您不仅是我的恩人,更是一位照亮生命的英雄。”当天,杨昌林收到了患者的感谢信。
去年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杨昌林在老家贵州遵义参加志愿献血时,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今年2月,杨昌林与女友来瑞安创业后获悉,他的骨髓信息与一名血液病患者成功配型。据悉,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仅为十万分之一至百万分之一。杨昌林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为陌生的患者“续命”。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症、地中海贫血、急性放射病、某些恶性实体瘤、淋巴瘤等造血及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成熟技术和重要手段。现代捐献技术能通过动员剂激活外周血干细胞,以类似献血的方式完成采集,全程安全可控。
自2007年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瑞安市红十字会已动员2286名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累计实现14例成功捐献。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