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椅操作简单,还能电动控制方向,以后陪老年人出门看病可方便多了!”近日,宁波海曙区的志愿者王阿姨试用着电动轮椅感慨道。王阿姨是当地白云街道南雅社区向阳陪诊团的首批志愿者,体型较为矮小的她曾因在冬日用手动轮椅推一个偏胖居民爬医院坡道而大汗淋漓,险些着凉。基于那次陪诊个例,白云街道链接资源,通过爱心企业的支持新增了电动轮椅和迷你爬楼机。有了新设备的加持,王阿姨助医陪诊的志愿之路将畅行无阻。
不久前,白云街道南雅社区携手社会组织向阳陪诊团推出“医路阳光,银龄守望”健康公益市集,活动现场不仅推出了四类八项助医服务,还有志愿者向居民解说助医辅助工具(电动轮椅、迷你爬楼机)的使用。活动现场还向居民开放向阳陪诊团志愿者招募和健康包兑换。
据了解,该街道的向阳陪诊团是一支新兴的社会组织,是老年人就医路上的“贴心伙伴”。南雅社区老年人口占比达26% ,其中失独家庭、高龄家庭、残疾老人家庭数量不少。这些特殊老年人群对代配药、陪诊等助医服务需求迫切。向阳陪诊团的服务流程也十分规范。陪诊前,受助者本人或亲属提前半天与陪诊团联络人预约,陪诊团负责人会安排合适的志愿者。陪诊过程中,志愿者全程协助服务对象,从接送就诊,到帮忙挂号、陪检、取药缴费、复印病历等,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周到。陪诊结束后,负责人还会进行跟踪回访,收集评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服务闭环。南雅社区书记王琳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尤其是老年群体就医这一块。向阳陪诊团的出现,还有这些助医辅助工具的配备,真正打通了老年就医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更合理地利用志愿资源,陪诊团还对潜在服务对象进行了细分。将5户失独家庭确定为长期结对家庭,优先为他们提供陪诊和助医服务。其他符合条件的家庭,在自愿签署《温暖就医路服务对象知情同意书》后,也可申请单次陪诊服务。自“温暖就医路”行动开展以来,陪诊团已为服务对象提供陪诊和助医服务100余次,切实解决了老年居民就医难的问题。
近年来,白云街道在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方面成效显著。通过挖掘达人、选树典型、依托能力提升项目等方式,培育了395支队伍。并通过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助力社会组织成长。同时,引导社会组织聚焦“一老一小一特一困”群体,除了向阳陪诊团在助医方面发挥作用外,红色背包客通过“海星计划”与半山村结对共富,曙悦社区的“曙人社”助推社区居民老有所养、青有所乐、幼有所育。像向阳陪诊团这样的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它们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为居民们带来温暖与便利,也让社区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